战略伙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昨日重现中蒙刚达成重磅合作,蒙古局势突变 [复制链接]

1#

放眼全球版图,要说哪个国家在地缘政治上最为安全,蒙古国敢说第一,恐怕没人敢说第二。从地理位置上看,蒙古国正好被中俄两大国包围,而中俄常年位居全球军力排行榜前三的位置。换言之,如果有域外国家对于蒙古国领土有所企图,必须首先击败中俄两强。恐怕连在世界舞台上横行霸道、为祸一方的老美,也没有这个底气。

这种战略态势,虽算不上“两大强国伺候一个”,但在无形之中消减了蒙古的外部安全压力。对于以畜牧业、采矿业立国的蒙古来说,只要紧紧依托于中国这个最大市场,保持对华贸易的稳定增长,经济发展自然没有大问题。

正是基于开拓对华产品出口,确保中蒙两国长期友好发展的考虑,北京时间11月28日,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会议结束后,中蒙双方联合发表“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两国长期友好交往奠定政治基础。同时,中蒙还签署了包括投资、经贸、海关等在内的十几份双边合作文件。

就在蒙古国领导人访华前夕,蒙古通往中国的新铁路——宗巴彦-杭吉铁路正式开通。这条铁路的通车,不仅方便两国之间的人员和物资往来,更可借助中国的区位优势,将蒙古与日本、韩国等地有效连接起来,助力其融入东北亚经济体。

中蒙合作的深化,可视为中国新时代大国外交又一成功的案例。可谁曾想,蒙古国领导人访华结束不到一周,其国内就爆发抗议活动,随着事件的愈演愈烈,抗议民众的情绪不断升级,甚至有爆发社会动乱的危险。

据蒙古媒体报道,爆发此次大规模抗议的原因有两方面因素构成。其一,蒙古经济表现疲软,坐拥丰富矿产资源的蒙古国,在俄乌冲突后,其国内通胀率飙升到15.2%;其二,蒙古反贪机构在上月宣布,该国出口给中方的煤炭数量,与中国客户收到的煤炭数量不符,万吨总计18亿美元的煤炭不知去向。为此,检察部门已经以贪污腐败的罪名调查30多名现任官员。

12月4日开始,有大批民众聚集在首都乌兰巴托市中心的苏赫巴托广场举行游行示威,旗帜鲜明地要求蒙古政府公布惩罚腐败官员,并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但蒙古政府并未正面回应民众的诉求。

如此置之不理的态度,让抗议民众的愤怒情绪陡然上升。12月5日下午,这场原本的和平抗议逐渐演变为骚乱,数百名抗议者集结在市中心,强行冲击政府办公大楼“国家宫”,并造成部分设施损坏。期间,抗议者与警方发生肢体冲突,并随之出现人员伤亡等情况。为迅速缓和局势,乌兰巴托市长发布强行驱散游行示威的命令,最终在当天平息这场突然发酵到风波。

就此事件,蒙古国当地媒体报道称,虽然抗议原因与经济状况和腐败问题有关,但不排除有境外势力的干预。

中蒙前脚达成一系列重磅合作,后脚蒙古国内就险些爆发社会动乱,再加上当地媒体透露的所谓“境外势力”,众多信息串联在一起,幕后黑手已经隐隐约约浮现出来,只有美国有能力、有意愿对蒙古国大搞“颜色革命”,从而将其打造成一枚钉在中俄之间的钉子,随时随地对中俄战略安全构成显著威胁。

今年初,同样身处中俄腹地的哈萨克斯坦,也几乎在一夜之间爆发席卷全国的社会动乱,哈国政府险些垮台,最后在集安组织出动兵力紧急平叛之后,才一举粉碎美西方的阴谋。年初没有搞定哈萨克斯坦,年末急刷KPI,选择对蒙古下手。看来美国在研究如何给中俄埋雷上,煞费苦心。

事实上,蒙古虽然在地理上与中俄山水相邻,但其也深谙“远交近攻”的道理,始终不放弃同域外国家尤其是美国建立紧密往来。今年中旬,美第11空降师进入蒙古,参加在当地举办的联合军演。而在俄方捣毁美军在乌秘密生物实验室之后,美军又将新实验室布局在蒙古境内。年,蒙古总统访问美国,美蒙两国正式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级”。

与美国眉来眼去的后果,必然是变身美利坚霸权的一枚棋子,蒙古发生这场事变,并不在意料之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