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晚清失地
晚清的中国,屈辱无比,丢失大片领土。尤以俄国占我最盛。唐努乌梁海,外东北,西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等,算上民国时其策动的外蒙古独立,加起来共丢失将近万平方公里(将近32个浙江省的面积)。
在中学历史课上,每学到这段,异常感伤,这份耻辱铭刻于心,挥之不去。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俄罗斯国力式微,民间有些声音,说等国力再强盛些,出兵外东北和西北,收回故土。特别是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俄受西方严厉制裁,据说中国拉了一把才挺过去,对此更是愤愤不平。生死冤家,应该趁他病要他命,怎么还帮上了呢?
此事暂且撂下,咱们先看看下面的故事。
海上之盟
年,国祚年的唐朝被朱温所灭,寿终正寝。此后,中原地区依次出现了五个*权,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是为五代;中原之外存在: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十个割据*权,是为十国。整个时代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历时72年,直至北宋的建立并统一剩余的十国*权。
五代十国后期,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辽国。之后的后汉和后周都未能收复。后周禁*最高统帅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得*权,建立宋朝。宋朝屡次出兵,亦未能收复。失去燕云十六州,即失去长城,整个宋代无险可守,*事代价十分大,安全感极低。
*和元年(年),宋徽宗赵佶刚登基,就派宦官童贯以检校太尉的身份出使辽国。出使其间,遇到燕人马植。马植向童贯献上取燕之策。童贯将其带回宋都东京(也叫汴京,今开封),引荐给宋徽宗。马植的建议很对宋徽宗的口味,得到赏识,被赐予国姓,改名赵良嗣。而其取燕之策就四个字:联金抗辽。
此后,赵良嗣七次从山东登州(蓬莱)乘船渡海去金国,最后与金国订立盟约,史称海上之盟。盟约规定:“宋金双方夹攻辽国。金*攻取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和中京大定府(今内蒙赤峰宁城县西),宋*攻取辽的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于澶渊之盟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
海上之盟后,宋徽宗得知辽国已经知道宋金结盟的消息,担心辽*南下,竟然想毁约,拖着不出兵。加上国内爆发方腊起义,只顾调兵镇压,而不顾金使的多次催促。两年后,金国攻下辽中京,辽天祚帝出逃。此时徽宗才缓过神来,若再不出兵,燕京一带迟点便被金国收入囊中。便急令童贯和种师道领兵悲伤。这两个水货,以为辽*已经被金*打得不堪一击,宋*只需去收拾残局,捡个手尾。谁知跟辽*一接触,就被打了个打败,丢盔弃甲。再过两年(年),金*攻克了本由宋*来攻的西京大同府,此时宋*再次出兵燕京,但是没任何进展。童贯担心徽宗责罚,竟暗中求助金*出兵,攻克燕京。
金国觉得自己出力这么多,宋*只是打个酱油,肯定得增加谈判筹码。如是要求增加岁币,燕云十六州只还给宋朝燕京和其他六州,并将燕京洗劫一空而去,只留给宋朝一座空城。
这还不是最要命,最要命的是辽国灭亡之后,宋金成了领居。金*能灭了辽*,你说你连辽*的残*都打不过,一触即溃,那宋*在金*严重不就成了hellokitty了吗?当然最后北宋也就被金国灭了,长江以北尽归金国所有。宋朝都城南迁至杭州,偏安一隅,史称南宋。
要不说宋徽宗执*集团都是鼠目寸光,赵良嗣就是个二百五,估计连三国的历史都没读过,没有自知之明。做这事之前,你得先看看自己的斤两,并调查金*的实力。真正的策略应该是:
1.增强宋*战斗力;
2.外交上挑拨辽金矛盾,让它们两斗。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现在回到说中俄关系。年6月5日,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非常正确的战略布局。
以史为鉴,如若此时与俄罗斯交恶,则正中美国下怀。趁中俄两败俱伤之际,强行收割,从此地球再无挑战其霸权的力量。而中国和俄国将从此四分五裂,沦为美帝附庸。中俄背靠背,则美国不敢倾其全力对付其中任何一方;而同时对付两方,力量又会被分散,两方都吃不下,还把自己搞得够呛。
中国现在最要紧的是:
1.修炼内功:补齐*力、科技和能源的短板;
*力方面要有可以攻击到美国的矛,也有防御其攻击的盾。科技短板,比如半导体;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一旦发生战争,美国会封锁石油进口的通道,比如马六甲海峡)。
2.外交方面:巩固与俄罗斯的关系,分化欧洲和美国的关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不出意外,中国的综合实力会在不久的将来登上世界顶峰。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没有登顶之前,仍然要保持战略忍耐,切不可意气用事。
故土丢失,是晚清时期国家贫弱的代价。对丢失故土的情怀,现在只能放在心里。风物长宜放眼量。时代的发展,国力的此消彼长,将来或许会有其他的变化亦未可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