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都十分要好。特别是近几年,中俄两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管是*治、经济还是人文等,双方的合作给两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在疫情期间,中俄两国互帮互助,一同对抗疫情带来的难题。如今,双方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典范”,但不管双方的关系如何亲密,两国始终都没有建立*事联盟。
一周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表示,从理论上看,中俄有建立*事同盟的可能性,但目前两国的关系十分亲密,所以原则上没有必要建立*事同盟。
至于为何没有必要建立,近日俄罗斯专家、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伦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两个原因”。
特伦宁认为,目前与中国建立*事同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种关系会让两国变得“不自在”。最重要的是,这会“吓坏”印度,迫使印度放弃与俄罗斯进行合作,甚至会将其推向中俄的对手美国。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建立*事联盟呢?特伦宁指出,除非美国同时向中俄两国开战,中俄建立*事同盟关系才是必要的。特伦宁还补充说,如果美国单独对俄罗斯发起战争,中国可能不会直接参战,但会在*治上支持俄罗斯。
特伦宁说得不无道理,一旦中俄建立*事同盟,印度必定会投靠美国,不仅会令俄罗斯失去一个防务伙伴,也可能会增强印度对我国的敌意。
先拿印俄关系来说,近几十年,俄罗斯向印度提供了60-70%左右的国防需求,从陆*的坦克到空*的战斗机,再到海*的核潜艇。如果中俄建立*事同盟,俄罗斯必然会失去一个“大金主”。
与美国采取的*策不同的是,中俄都认为,如今的相处模式比不结盟更好,甚至可以说根本没必要明着建立*事同盟,因为这样就等于在西方面前树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威胁”,反而会促使西方更加团结,也会吓跑欧盟或亚洲的合作伙伴。
最好的办法是,全方位的战略上暗中加强、互信互助,让西方各国的敌意减少。简单来说就是,无结盟之名,有结盟之实,保持各自灵活性,又首尾相顾,不结盟胜过结盟。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也曾表示,中国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线,构建更加广泛的全球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