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的战略导向
从地缘关系上来看,东北地区处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是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建设的底盘区域。也就是说,中国要想推进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以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依托,这样才能够带动整个国家在新时代的战略投放,才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战略价值,使之承担起国防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的国家使命。同时,也能够刺激和拉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升级,实现东亚地区RCEP本身应有的重大区域价值。
正像当年毛主席在抗日战争以后进行战略扫描,锁定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那样,我们今天看到东北作为国家战略区域的重大价值。在解放战争大幕拉开前夕,毛主席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号召和组织陕北、山东根据地的干部、知识分子和解放*指战员一共不到十万人奔赴东北。
其中,从山东来的主要是作战部队,从延安来的主要是干部和知识分子,再加上当年抗联保留下来的一些基本骨干力量,组成了东北民主联*,后来又扩建成了东北人民解放*。到辽沈战役发动之际,又从实际需要出发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第四野战*。到这个时候,已经由原来不足十万人,发展到一百六十多万人,扩大了十倍之多。为什么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里就能够出现如此的奇迹呢?这要从东北地区的历史经纬说起。
东北地区是一个战略要地,是一个有着厚重底蕴的重要地区。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东北是闯关东先人开荒斩草、开疆拓土出来的风水宝地。在这个过程中,闯关东先人从山东带来了齐鲁文化、带来了孔孟学说、带来了好汉气概。回望历史,我们一定要搞清楚闯关东先人带来的齐鲁文化、孔孟学说、好汉气概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找到闯关东先人能够开荒斩草、开疆拓土从东北地区到达远东地区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基本构成表现,是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基本原则高度契合的表现。
也就是说,东北地区在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过程中,之所以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就是由中国共产*人把这两股思想力量的高度结合,即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了中国人民解放*第四野战*全体指战员,才能够拿下辽沈战役,拉开解放战争的大幕。
也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力量,中国人民解放*第四野战*又在辽沈战役之后进关打下了平津战役、参加了渡江战役、支持了淮海战役,拿下了海南岛战役。就在这时,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第四野战*又响应号召回到东北,并且以此为骨干组成了中国人民 ,雄赳赳,气昂昂, ,和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进行了一场殊死决战,打下了我们国家的立国威风。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通过战略扫描,当时对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是这样认定的,是这样导向的,是这样推动的,也是这样领导的,所以建立了新中国,建设了新中国。
二、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导向
重大课题之一:新时代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经略论
立足新时代,打量俄乌战争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我们要研究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为依托,把力挺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提到日程。对于这个重大课题,我们已经向即将召开的*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需要注重解决的重大理论和重大战略问题。
中宣部和国家社科基金发了号召,我们就推荐这个课题。既然推荐了就要跟进,特别是在俄乌战争处于焦灼状态的情势下,需要力挺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实行战略对接。我们要理解俄罗斯的苦衷,还要大胆参与推动南千岛群岛创建经济特区的俄罗斯方案。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大力推进中俄两国全面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推动产业战略升级。
普京总统在年6月召开的圣彼得堡世界经济论坛上指出,世界经济的重心已经转向东方,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势力都不可阻挡的。他紧接着又表态说,俄方愿意拿出自己的各种经济资源,互动开发两国市场,支持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并且表示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也能够受益。
据我们所知,普京总统在各种论坛上,从来没有从历史经纬的角度发表过这么长的演说,翻译成中文大约两万五六千字,用俄文讲的时间也是放开的。关于和俄罗斯怎样展开全面合作,我们已经委托郭韦江承担调研任务。为此,我与他互动完善了研究与写作目录,期待这方面成果能够尽快面世。
在以东北全面振兴为依托推动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还要与中东欧国家加强务实合作,与中东欧国家实现务实合作。至于为什么要定位为务实合作,主要原因是这个地区历史背景特殊,现实状况复杂。关于历史背景特殊,具体表现在中东欧国家原来大多数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南斯拉夫、还有捷克斯洛伐克等等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分离出来的一些共和国,再加上原来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组成了现在中东欧的特殊区域。这就是中东欧国家特殊的历史背景,他们历史上在这个地区尝试过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现在看来是失败了,但是我们觉得这都是暂时的,历史的前进总是曲折的、迂回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正像俄罗斯著名思想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的话:不管是民主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都不会是像涅瓦大街那样一望到边的笔直到头。毛泽东同志更是直接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有着这样的信念:坚信前途光明,何惧道路曲折。因此,今天中国要与中东欧国家进行务实合作。
中国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际主义原则,我们要有宏阔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相信共产主义在未来一定能够实现,全人类都会一起走进大同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反复状态的社会主义曾经尝试过,现在在一些国家失败了,而且出现了某些态度不老实、立场不稳定的现象,我们觉得能够以务实合作的诚意感化他们,争取达到使他们“回头是岸”的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已经委托李海东来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承担这个写作任务。
在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推进中,还要与欧盟国家,主要是西欧发达国家互利合作。因为欧洲西部大多数是发达国家,我们要在比较划算的基础上和他们进行合作。在这方面,双方要市场化推进经贸合作关系。而在俄乌战争目前处于胶着状态下,欧洲中西部发达国家是有求于中国的。
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的是“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姿态。做出这样的姿态,除了应有的合作利益外,中方还希望这样做有利于揭穿美国拱火、北约东扩挑起俄乌战争、打压和牺牲欧盟国家的阴谋诡计,进而引导与欧盟国家的合作走上正轨,起码要恢复原貌,进而再跨上一个新台阶。为此,中欧班列正在形象地承担着这一使命。而在这个过程中,东北人要以奋斗的姿态,承担起应有的国家使命和国际责任,继续发挥共和国长子的精神,为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进程,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已经委托郑刘洋来承担中国与欧盟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研究与写作任务。
重大课题之二: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的产业升级构想与区域推进方略
为了全面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关系,在做第一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又生长出了一个新的重大课题,这就是“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的产业升级构想与区域推进方略”。只有与俄罗斯加强全面合作关系,特别是要不断提升双方经贸合作水平,才能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
有鉴于此,我们在这一重大课题中,首先是加强了新时代中俄经贸合作关系战略增强版打造问题论析,强调中俄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必须全面打造战略增强版。其原因:一是由于美国蓄意实施战略围堵,迫使中国重点推进东北方向“一带一路”;二是俄罗斯地缘*治压力增大,需要加强与中国“一带一路”进行战略对接;三是中俄两国加快战略对接,有利于促成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战略均衡格局。这样看来,新时代中俄关系战略增强版需要奠定经贸合作基础。
主要理由是:中俄两国加快提升经贸合作额度,能够为双方关系高水平发展奠定基础;中俄两国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可以为共同打通北极航线携手开辟道路;中俄两国加大力度务实推进海洋合作,需要加紧筹划世界海洋城市联盟。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做实地方合作项目,以求打造新时代中俄关系战略增强版。具体地说,就是双方加强东北振兴与远东开发战略合作,必须注重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双方加强地方合作要有新作为新举措,共同进一步办好大连商品交易会;双方边境区域合作项目大有潜力可挖,助力实现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目标。
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力挺推进中俄两国关系战略增强版的重点合作领域。其中,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要注重把稳定能源开发领域作为压舱石;双方要把科技合作开发作为经贸关系推进发动机加足马力;两国要携手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双方全面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特别重要的是,双方企业家应当力挺中俄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合作开发前景。
为此,首先要考察两国资源的互补性。为什么要从资源互补性切入,因为俄罗斯是资源大国,所以既要防止美西方*客的挑拨离间,也要防止部分俄罗斯人的担心和顾虑。过去有些俄罗斯人担心中国发展好了,是不是要把俄罗斯当作原料产地。美西方国家*客早在这方面进行直接挑拨,说什么放纵中国发展将会使俄罗斯成为一个能源殖民地。为了回避这个问题,我们就是要提倡双方的资源互补关系。
一般说来,俄罗斯富集的资源,我们中国也有。虽然各种资源在数量上不是相等的,有的资源不如俄罗斯多,但是中国有成熟的开发经验,更有广大的产品市场,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性关系,各个领域基本上都是这样。农业、林草业、养殖业、渔业、能源业、矿产业、旅游业、科技创新产业等方面合作开发,均具有互补性的合作开发价值。
从眼前与长远的结合上来看,中俄两国农业资源互补性与双方农业市场合作开发前景展望这一领域的专题研究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首先需要对俄罗斯农业资源禀赋与粮食生产水平加以认证,切实做出俄罗斯土地质与量及分布评析,放眼进行俄罗斯农业生产发展历程回溯,具体展开俄罗斯粮食产量供应能力测算,进而对中俄两国农业资源开发互补性形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做出中俄两国农业优势互补与市场开发价值判断。
通过农业领域合作开发,对于双方都大有好处:有利于弥补中国耕地面积的不足问题;有利于两国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调剂两国农业劳动力合理配置;有利于两国农业生产资料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克服全球粮食和食品市场危机。
为了达到上述战略目标,还要看到中俄两国农业合作现存问题,并且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做好开发对策创意:一是要注重解决信任问题,切实加强两国农业合作;二是要注重解决关键问题,全面推动职能部门交流,包括机械、种子、水利、化肥、农药等具体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要注重解决利益问题,预先做好分配协议安排;四是要注重解决检疫问题,协调强化海关监督服务;五是要注重解决人才问题,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六是要注重解决加工问题,大力开发食品国际市场。
只有这样来推动农业合作开发,我们才会展望到新时代中俄两国加强农业合作市场前景,即能够促进与俄罗斯农业产业合作,提高两国农业生产水平;能够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扩大两国区域合作空间;能够推动与俄罗斯生产要素合作,加快两国农业科技进步;能够加快与俄罗斯国际市场合作,共同克服全球粮食危机。
应当指出,进入新时代的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不仅要在资源互补性与合作开发上下功夫,而且还要在双方区域经济合作开发方面拓展新的路径。在这方面,必须注重中国东北方向“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区域战略推进,注重中俄边境区域合作实现东北方向“一带一路”的跨国战略推进,注重中俄加强海洋合作实现新时代东北方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战略推进。除此之外,还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