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右)与越南总理阮春福(图源:东方IC)
11月18日至20日,印度总统科温德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科温德年7月就任总统后首次出访东盟国家,也是其对印度以东国家的首次国事访问,足见其对越南的重视。此访中,科温德与越南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称赞“越南是印度‘东向行动’的关键”,并签署多项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印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
从年建交到年建立“面向21世纪全面伙伴关系”,从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印越战略合作不断深化。这重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层互访热络。根据印度外交部关于印越关系的资料,年以来两国之间几乎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互访,就双边战略合作“举旗定向”。年,双方高层互动尤其频繁,1月和3月,越南总理阮春福和时任国家主席陈大光先后访印,加上此次印总统科温德访越,可谓一年之内三次高层互访。二是经贸合作潜力巨大。目前,印度已经是越南前十大贸易伙伴,年双边贸易额为亿美元。年5月,双方经贸部门签署《经贸合作谅解备忘录》,就贸易便利化、促进投资等提出具体举措,有望进一步促进经贸合作。三是防务安全亮点突出。双方于年签署《印越防务关系愿景声明(-)》,于年签署《关于分享白色航运信息的技术协定》《提供高速近海巡逻船的协定》,且设有年度的副部级防务*策对话、海*参谋对话等机制,防务安全合作成为印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一大亮点。
印越战略合作持续深化,既有历史上两国友好关系的源远流长,更有两国基于客观地缘环境及各自国家战略的现实考量。
一是两国对外战略的契合。经过近30年的演进发展,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东向*策”在地域上由东盟扩向东亚,在领域上由经贸延展至安全。在此过程中,得益于其在独特的地缘位置和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重要地位,越南在印度“东向*策”中的地位自然不断上升。特别是莫迪年上台后,将“东向*策”由“向东看”升级为“东向行动”,而越南作为印度“东向*策”的“关键”,势必成为印度倚重对象。地理上相对邻近、经济上稳步崛起、外交上战略自主的印度,是越南多元化大国外交的重要对象。
二是地缘情势变化的驱动。当前,印越面临的地缘情势变化主有一个重要牵引力:美国“印太战略”的推进。美国年底正式抛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从战略、*事、经济等多层面予以推进,试图构建以现有同盟体系为基础、新的地区伙伴为补充的印太安全网络。在此过程中,美大幅提升与印、越的双边合作,客观上促进了印越走近。
三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如前所述,印越经贸合作已有较好基础,但与*治、防务等领域相比,经贸合作相对而言是“短板”。近年,印越日益重视挖掘两国经贸合作潜力,提出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亿美元的目标。随着印度鼓励私营企业“走出去”,持续推进地区互联互通战略,不断提升本国制造业能力,越南逐渐成为印度对外投资和贸易的重要市场。与之相应的是,越南在油气、通信、汽车等领域,也需要吸引印度投资。
总之,地缘情势的变化、发展战略的对接、对外战略的契合,是印越战略合作的三大驱动因素,决定了印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可预见未来仍将持续深化。
(楼春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海外网-中国南海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更多南海问题专业资讯与权威解读,尽在海外网—中国南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