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部中俄合拍的纪录片火了如今要播第二季
TUhjnbcbe - 2023/8/16 19:57:00

海外网莫斯科6月4日电(张红)当地时间6月3日晚,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中俄合拍大型系列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二季)》开播仪式、签约活动和主题图片展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举办。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中俄两国媒体携手合作、两国人文交流互鉴开花结果、两国人民相识相知相亲。嘉宾共同祝愿,文明之光照亮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

中俄交流有实质进展,这部纪录片是例证

令人赞叹的中国高铁、巨轮穿梭不息的集装箱码头、令人惊艳的中国美食、温暖人心的人虎故事、令人难忘的石英砂岩峰林……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音乐中,一个个中国故事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屏幕上上演。

《这里是中国》是中宣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重点项目,由北京中视雅韵文化传播中心和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联袂打造,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风貌。

“这是双方媒体积极响应两国元首号召、深化交流合作的实际行动。”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国家电影局局长王晓晖说,“该片第一季于年在两国开播后产生强烈反响,成为中俄媒体交流年的标志性成果。”

“当前,俄中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两国媒体开展了全方位、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里是中国》是‘俄中媒体交流年’框架下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格罗莫夫说。

“中俄双方在年和年成功举办了‘媒体交流年’,这是两国元首从中俄关系发展大局出发做出的战略决策。在这一‘主题年’框架内,中俄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的拍摄和播出就是例证之一。”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说。

合作加深两国感情,俄罗斯同行爱上中国火锅

“我们与俄方同行合作4年多,跨越中国十几个省市,克服了语言、饮食等各种困难,经历了种种艰辛,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据RT电视台的收视统计,第一季收看总人次数以亿计,影响广泛。”北京中视雅韵文化传播中心总裁陈波亚说,“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我们摄制组中的俄方人员从最开始不适应中国饮食到最后发现自己居然能够吃火锅了。”

人与人的感情就是在这样的交往中越来越深。

“中俄两国媒体有着强烈的合作意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特别是RT电视台正与中方合作伙伴联合打造多个项目。”俄RT电视台总编辑西蒙尼扬说,“相信在两国*治互信不断加强的背景下,RT电视台与中方合作伙伴的佳作会更多,合作的领域会更广。”

国与国的交往也在民心相通中更加顺畅。正如王晓晖所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这两个完全重合的70年凝结着两国人民用鲜血铸就、坚不可摧的深厚友谊,镌刻着两国人民守望相助、携手前行的光辉足迹。进入新时代,在两国元首的亲自引领下,中俄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国之间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中俄媒体合作水平提升,得益于机制和平台

作为双方人文交流的重要部分,中俄媒体合作水平已经大大提升。“合作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传播模式的创新。已经举办四届的中俄媒体论坛从国家层面为双方媒体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化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两国媒体不断探索和创新合作机制。年,中俄友好、和平和发展委员会增设媒体理事会,为两国媒体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李辉说,“战略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中俄务实合作的特点,也是两国媒体合作应遵循的方向。我们希望,两国媒体保持合作势头,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和拓展合作领域,为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两国重大战略项目对接合作、国际话语权体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今年9月,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经济论坛期间,我们还将举办媒体分论坛,届时欢迎中俄媒体积极参与。”格罗莫夫发出热情的邀请。

“我的孩子四五岁了,正在学习汉语。我相信,等他们这一代长大之后,中俄之间会有更高层面的互信关系。”西蒙尼扬说。

正如王晓晖所说,我们都是中俄两国人文交流互鉴开花结果的见证者,希望文明之光照亮中俄关系的美好未来。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部中俄合拍的纪录片火了如今要播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