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谙财务之道的CFO向掌管公司战略的CEO的转变,要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和思维敏捷性,改变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同时将这种改变扩散到整个管理团队,这正是CFO向CEO转变的真正秘诀所在。
拯救IBM于颓势之中,并使其起死回生的CEO郭士纳在其著作《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提到,年他临危受命之际,只带了搭档多年的CHO和CFO去接手IBM。你也许会想,CHO能帮郭士纳在一团混乱之中,选人裁人,重塑组织,但CFO有那么重要吗?
非常重要!
任正非曾说:“优秀的CFO,是能随时接替CEO职位的人”。
看完华为年财报发布会上CFO孟晚舟的演讲,想必你会更加确信这一点。不夸张的说,贵为华为副董事长的孟晚舟,已然成为接班任老爷子的最佳人选。
在不确定的金融环境下,财务已成为内外信息和资金交互的关键节点,因此CFO的工作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重要,地位也随之不断凸显,我们可以看到名企中不乏拥有CFO背景的CEO。
比如阿里巴巴CEO张勇、蚂蚁金服CEO井贤栋、优酷土豆的古用锵、新浪的曹国伟......这些人都是从财务做起,直至问鼎职业巅峰。
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FO研究中心副主任邓传洲说:“《财富》强的企业中,大约有1/3的CEO都做过CFO以及类似的角色。”
可以说,CFO出任CEO已经成为一种管理趋势。
从深谙财务之道的CFO向掌管公司战略的CEO的转变,要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和思维敏捷性,改变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同时将这种改变扩散到整个管理团队,这正是CFO向CEO转变的真正秘诀所在。
究其原因,CFO之所以能胜任CEO,是因其职位本身具备一定优势:
首先,公司管理涉及资金、体系、业务、人力资源等方面,而CFO深度参与了资金、体系、业务层面,管理覆盖范围超过了全公司的50%,这是其成为CEO的基础。
其次,CFO同时向CEO和董事会汇报工作,而且是CEO最佳伙伴,在董事会互相协调互相支持,两者关系密切。
再次,从战略规划角度来说,CFO主导财务战略,参与公司整体的战略规划,从业务方面进行协调,参与的层面较多。
最后,从战略执行层面来看,CFO通常会跟各个业务协助,跟体系流程协助,业务参与的范畴更广,程度更深。
真正优秀的CFO,其职能已从单纯的财务管理上升到了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所以他们在恰当的时机出任CEO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然而,还有不少CFO守着多年前的财务管理体系,在疫情、全球地缘政治震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推动企业财务战略创新和业务变革来说,他们常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从一名合格的、差强人意的CFO、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到紧跟时代变革的卓越CFO之间,相差的是什么呢?
阿里巴巴第一任CFO,有着“阿里巴巴财神爷”之称的蔡崇信曾提及CFO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基本功。
对财务状况、收支平衡有充分认知,能和CEO畅快沟通信息,辅佐企业在资金上不掉坑里。
第二重:风险管控。
蔡崇信所言风险管控,不仅仅在于“踩刹车”,在业务决策上觉知风险后立即喊停,更在于懂得创造价值,帮助CEO下定决心,拿大筹码下注未来。
第三重:资源调配。
作为一名CFO要管理整个公司的资源,包括钱、人力、时间、精力。优秀的CFO应该告诉CEO,这些资源应该怎么使用,在决策中告诉管理团队,哪些该放,哪些该立即去做。
一家存活下来公司的CFO基本能做到第一重境界。但想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成为一名优秀的CFO,你更应该修炼第二重、第三重境界。
从蔡崇信到张勇,都无法复制。
企业不仅需要超配CFO,也需要随时能接任CEO的CFO,在稳健时未雨绸缪,在危急时力挽狂澜。
商业洞察力的培养或将是CFO晋级CEO的关键所在。
一个具备商业洞察力的CFO将真正的成为企业价值创造者,从CFO到CEO,这一横差在哪儿?差在“横下一条心”,差在“多出一只手”。横下一条心,是要有自我破局的勇气与魄力;多出一只手,是要有掌控全盘的能力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