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外交部长秦刚,现在已经出发去了非洲。很有意思的是,他去非洲前,打了4个电话,对象是4个国家的外长。
可能也不止4个电话,但看外交部网站,有公开报道的电话,就4个。
第一个在1月1日,对象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其他三个都在1月9日,分别是
第二个,1月9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第三个,1月9日,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
第四个,1月9日,韩国外长朴振通。
外交无小事,细节很重要。通稿很简短,信息量很大。完全个人观点,五个很意味深长的细节吧。
细节一,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布林肯。这或许也很正常,看新闻,当时秦刚应该还在美国,身份非常特殊,外交部通稿中的表述,是“外交部长秦刚大使”。
先当驻美大使,后当中国外长,以前也有先例。但同时既是外长,还是驻美大使,这种身份,如果我没弄错的话,新中国外交历史上前所未有。
对于这次通话,外交部通稿就简单一段话:
当地时间年1月1日,外交部长秦刚大使在美国与美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秦刚向布林肯道别,忆及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与布进行了数次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会见。期待与布继续保持密切工作关系,推动中美关系改善发展。双方并在通话中互致新年问候。
秦刚就任外长后,第一个电话是中美外长之间,有特殊的背景,但多少也说明了中美关系的特别重要性。
电话总体很积极,两人还互致新年问候。但公开的报道,就这么简单一段话,也是秦刚四个电话中最短的通稿,既可见新外长的风格,也可见中美关系的微妙。
细节二,有两次外长电话,是“应约”。一个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另一个是和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
“应约”,我的理解,应该是这两位邻国外长主动打电话来的。
当然,主动打过来的,也肯定不止这两个国家,但反正,中国外交部公开的电话外交,俄罗斯在前,巴基斯坦在后。
或多或少,也说明这两个国家在中国外交格局中的重要性。
有没有微妙的外交考量呢?
我不知道,但中美外长通过话后,拉夫罗夫马上打电话过来,成为第二个和秦刚通电话的外长(至少公开是这样),有意思吧。
第三个是巴基斯坦,那就不需多解释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铁。所以,电话很快就打了过来。
细节三,三名外长,向秦刚表达了“祝贺”。
看了外交部通稿,通电话的四名外长中,三人表达了对秦刚出任外长的祝贺。
哪三个?
都在1月9日,即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韩国外长朴振通。
按照常理,布林肯估计也表达了祝贺,不然也不符合外交礼仪啊。但外交部稿件没有提,真相我也不知道,大家自己揣摩吧。
拉夫罗夫除了祝贺,还表示期待与秦刚建立良好工作关系。
巴基斯坦朋友显然最热情,根据外交部通稿,比拉瓦尔“再次祝贺秦刚就任中国外长”,表示巴中“铁杆”兄弟情谊是指引巴对华外交政策的“北极星”,期待共同推动巴中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
请注意“再次”,也就是说,这不止第一次祝贺了。
那可能之前就有电话,或者有相关的贺信与贺电。
巴铁果然是巴铁,就是不一样。
细节四,四通电话,各有外交玄机。中美外长电话,这句话最有意思,“秦刚向布林肯道别,忆及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与布进行了数次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会见。”
我的理解,这句话多少也算辟谣。一些美国人此前宣称,因为中美关系糟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不待见中国驻美大使。但看到这句话,有些真相只是大家不了解而已,两人其实有很多次会见,而且气氛还不错。
中俄外长电话,这句话也颇有深意,“(秦刚表示)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我们愿同俄方携手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不断将中俄关系推向前进。”
三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俄关系非常好,但不是结盟关系。在这个基础上,中俄关系会不断推向前进。
中巴外长电话,秦刚强调,“中国农历春节将至,中方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