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CPA报名,有很多小伙伴问高顿:CPA考试科目该如何搭配?
为了帮助到大家顺利报名。高顿君将具体的科目搭配方法整理了出来,一起来看下吧!
一年两科
搭配一是按照一难一易的科目进行搭配的,特别适合稳扎稳打的考生。
搭配二则是优先推进大三科的学习,一开始难度会比较大,但是越往后难度越低,但是还是需要提醒一下,《税法》+《经济法》的记忆量比较大,不擅长记忆类科目的小伙伴还是要避免第二种搭配的方法。
一年三科
①搭配一属于最中规中矩的搭配,《会计》是最难的科目,搭配小三科中最难的《税法》,总体难度适中,并且两科互补性比较强,而《经济法》作为独立性比较强的科目,在4月末开始着手复习即可。
②搭配二适用于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需要在《会计》上预留足够的时间,而《经济法》和《战略》一般在4月末开始复习即可。不过总的来说,搭配二在第二年备考压力比较大,如果工作时间较长的小伙伴非常不推荐这个组合。
③搭配三的重心就是拿下《会计》+《审计》,相当于CPA备考已经完成了50%,而《战略》和《审计》互补性也比较强,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搭配三第一年的压力比较大,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而且通过了《会计》+《审计》,对于开展审计相关工作帮助非常大。第二年只剩下《财管》,难度会下降很多,《税法》和《经济法》互补性也比较强,也会降低备考难度。
一年四科
一年四科的小伙伴也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才能拿下CPA证书,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建议还是一年三科,稳扎稳打更好。
但如果有工作生活需要,其中一年时间相对宽松,另一年则比较紧张的话,一年四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年四科的难度总体来说是比较大的,所以千万不要同时备考两门及以上大三科科目。
所以注会菌推荐的科目搭配只有一个:
《会计》是基础,依然优先推荐备考,另外和《税法》互补性比较强,《战略》和《经济法》安排在4月末开始,可以避开另外两门的集中复习期。
总体难度不高,在《会计》上多花一些时间就好。
但是第一年需要小时的备考时间,一般从考试成绩公布到第二年考试,周期大约在10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的备考时间至少需要3.68小时。
所以一定要预留足够的备考时间。
一年五科或一年六科
这边注会菌就不过多的赘述了,一般只建议全身心投入备考或者在校研究生等考生。
由于知识量巨大,容易出现遗忘,实际平均每天的备考时间至少在5-7小时。
其他
还有22%选择其他的考生,一般是零基础或者刚刚接触CPA的考生,第一年考试颇有点试水的意思。
如果只考一科的话,同样还是建议优先考《会计》,给自己专业阶段复习打下基础。
当然学有余力的话,注会菌还是建议可以顺带考一门《战略》或者《经济法》,一来不会耽误《会计》复习,二来还能减少后面复习的压力。
至于从第二年开始,是选择两科、三科,还是干脆一次性全部拿下,还是依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而定。
备考CPA,不仅仅是考一本证书,同时也在考察我们时间规划的能力。
在备考时,一定要按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的进行,千万不要人云亦云,错误的科目搭配对于CPA备考百害而无一利。
另外,在备考中遇到任何问题的话,一定要及时记下来,并加以解决,千万不要让问题越垒越多。
最后,高顿君给大家准备了满满的CPA备考干货,私信高顿君即可领取!具体干货如下:
会计分录大全:
财管公式大全:
审计高频考点:
经济法必背法条:
税法税种大全:
战略考前必背:
▎本文由高顿CPA原创发布,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