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会议
01
中国决定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已经决定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愿同各方合力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igitalEconomyPartnershipAgreement,简称DEPA)是一个比较新的协定,由新加坡、新西兰和智利三国于年6月签署,旨在加强三国间数字贸易合作并建立相关规范。DEPA在现有贸易和投资协定之外,单独提出关于数字经济的协定,是全球第一个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规则安排。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较早申请加入DEPA,有利于提升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扩大中国在数字贸易治理领域中的话语权,促进中国和全球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DEPA是非约束性承诺。此外,DEPA的一大创新性是,它是模块式协议。DEPA包括商业和贸易便利化、数据问题、新兴趋势和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合作等16个模块。参与者不一定要同意DEPA的全部内容,可以选择加入其中的部分模块。
02
金立群:亚投行到年累计气候融资总额将达亿美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表示,亚投行将加大气候融资力度,预计到年气候变化融资要占核准融资总额的50%;到年,累计气候融资总额将达到亿美元,这是亚投行年首次公开年度气候融资规模的4倍。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据估计,到年,发展中国家每年用于增强气候韧性的成本需求预计需要亿至亿美元。现有的投资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投入,也离不开亚投行这样的多边开发机构的支持。加大对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以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亚投行成立的宗旨之一。
金立群强调,不能用狭隘的方式给基础设施下定义。基础设施不仅是修路架桥,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也是基础设施。年,亚投行发布的十年发展战略中提出投资“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将是亚投行未来的工作重点,其中规划了四大战略优先投资方向:绿色基础设施、动员私营资本、加强互联互通和区域合作、技术驱动的基础设施。据此,亚投行将通过优先投资改善当地环境和致力于气候行动的项目,推动可持续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成员实现环境及相关发展目标。
03
陈雨露:建好各地“防火墙”,开放的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表示,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将不断提升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的力度和防控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建好各地防火墙,在开放的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陈雨露表示。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年的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个别企业出现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仍未消除,部分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另一方面,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深刻影响正在金融发展。在上述影响下,金融法治不仅需要积极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挑战,还要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
04
香港金管局:正研究发行央行数码货币以作零售用途
最近,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致辞时提到,香港金管局正研究发行央行数码货币以作零售用途,他还指出,快速支付系统(FPS)自推出以来快速发展。此外,他提到,电子消费劵计划有助更广泛使用电子支付。大约万香港居民已领取消费券,认为计划获消费者及商界正面回应。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自今年8月1日起,香港特区政府分期发放总额0港元电子消费券。截至9月1日,香港政府共向约万名市民发放第一期消费券。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预测,电子消费券计划能为香港今年的经济带来0.7%的提振作用。
重大政策
01
北京证券交易所7件基本业务规则出齐
11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会员管理规则(试行)》2件基本业务规则及31件细则指引指南。上述业务规则自年11月15日起施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于年9月17日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试行)》及配套业务指南,于年10月30日发布上市与审核4件基本业务规则及6件配套细则和指引。至此,北京证券交易所7件基本业务规则已全部发布。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与新三板精选层交易制度相比,北交所交易规则仅做了发布主体、体例等适应性调整,主体内容没有变化。发布的31件细则指引指南涵盖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公司监管、证券交易、会员管理等方面。相关规则总体延续了全国股转系统精选层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并按照试点注册制、上市公司监管和交易所职责相关的上位法进行了调整优化。当前,券商正在积极布局新三板业务。北交所配套制度加速落地,券商将会直接受益于北交所开市带来的交易量增长与业务增量。
02
保险中介市场迎新规三大主体准入规定统一整合
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保险中介行政许可及备案实施办法》,对保险中介行政许可及备案事项进行统一规范,进一步明确保险中介行政许可及备案事项的范围、办事条件、申请材料、申请程序等,以提高保险中介许可及备案事项的办事效率,为申请人提供优质服务。《办法》将于年2月1日起施行。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中介市场一直存在着中介机构数量庞大、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等多方面问题。本次发布的《办法》相较于之前对经纪、代理和公估机构的监管规定更加细化,代理、经纪、公估三大保险中介主体准入规定统一整合的同时,准入门槛亦进一步提升。相比现行的《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保险经纪人监管规定》,区域性保险经纪机构的最低注册资本限额由万元提升至万元。针对市场上长期存在的、通过连续聘请临时负责人逃避高管任职资格审查的问题,《办法》明确要求,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任命临时负责人的,其临时负责人任职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并且不得就同一职务连续任命临时负责人。
重大事件
01
美联储:11月起每月减少购债亿美元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00,美联储公布11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The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简称FOMC)决议,维持政策利率在0%-0.25%不变,同时如市场预期般官宣启动Taper,将每月减少亿美元的购债。同时,美联储还表示,后续将根据经济前景对购债速度进行调整。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当前,美国的经济处于非常微妙的阶段,宏观经济压力和货币政策的压力都比较大。美联储的“缩减购债”宣布缩减购债的做法符合预期。从宏观经济压力来看,美联储还需要进一步投入流动性,不过当前通胀压力较大,进一步购债的阻力提升。若是缩减购债意味着,当前美国市场的矛盾点转向防范过高通胀等压力,美国宏观经济的相关定调出现较明显的变化。
02
10月全球黄金ETF持有量降至年内低位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10月全球黄金ETF(交易所买卖基金)连续第三个月录得净流出,总持仓下降25.5吨(约合14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下降0.7%);10月份的全球黄金ETF持有量降至吨,创下年内迄今最低水平。
《清华金融评论》观察
10月,北美和欧洲大型基金主导了黄金ETF的净流出,北美基金录得14.7吨净流出,英国则再次成为除法国以外的欧洲黄金ETF净流出主导者,持仓共减少12吨。亚洲情况则与欧美相反,10月亚洲基金总持仓增加1.3吨,其中以中国市场为主导,中国的黄金ETF持有量升至历史高位,印度则略有减持。经历了8-9月金价下跌的投资者们降低了对黄金ETF的投资兴趣。COMEX黄金期货净多仓位的回升,以及LBMA金库实物黄金的持续上升,均表明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在金价回升时将黄金ETF持仓转化为实物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