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航沈飞深度解析六十余载专铸空中之剑,厚
TUhjnbcbe - 2025/1/15 20:23:00

如需报告请登录。

歼击机制造龙头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提升

我国歼击机摇篮,战斗机唯一上市平台

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沈飞)组建于年6月29日,是中国航空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公司以航空产品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骨干企业之一。

公司是我国战斗机市场唯一上市平台。年11月20日,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中航黑豹置出原有资产和负债,并置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简称沈飞集团)%股权,成为沈飞集团唯一股东,实现了核心军工资产整体上市。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本部不从事具体业务,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沈飞集团开展相关业务,成为控股型公司,是目前A股战斗机唯一上市平台。

公司以航空防务装备业务为核心,兼有民用航空产品。航空防务装备以歼击机为主导产品,民用航空产品包括国内外民机零部件。

沈飞集团自建国以来始终承担着我国重点航空防务装备的研制任务,先后研制生产了40多种型号数千架歼击机并装备部队,填补了一系列国防建设的空白。公司前身为东北航校机务处第五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沿革,与我国航空防务装备产业、国防事业共同成长,是我国国防主力航空防务装备的研制基地。公司在航空防务装备及民用航空产品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在工艺、技术、人才培养及储备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聚焦航空主业,经营业绩持续提升

沈飞集团经营稳健,规模不断扩大。从年及以前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沈飞集团规模扩张较为稳健,营收增速逐步提升,归母净利润增速总体高于营收增速,净利率波动上行。年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将中航沈飞纳入后,营收和净利润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公司在经历重大资产重组后,逐渐聚焦航空主业。年受置出业务影响,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而沈飞集团仍实现了营收9.06%和净利润14.9%的同比增长。置出业务对报表业绩表现影响已消除,后续年份公司业绩有望回归较高增速。

公司深入推进均衡生产工作,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幅提升。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续改善计划按期执行率,深度推进均衡生产,确保实现交付目标,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7.07%,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8.37%。我们认为业绩的高增长一方面来自于公司今年销售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为均衡生产的推动,并且主机厂交付的重点或将仍在第四季度,公司存货和预收账款同比增长16.54%和12.83%,全年业绩高速增长可期。

公司在盈利能力水平上高于其他主机厂。对比另外两家主机厂,公司ROE水平相对更高。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的权益乘数较高,资产周转率和净利率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其中,高权益乘数主要体现为应付账款和预收款项数额较大,这可能由于在手订单较多,且用于生产的采购支出规模较大;相应的公司资产中,存货所占资产比重较高(主要为在产品),表明公司产品生产状况活跃。

业绩承诺与股权激励计划,为公司业绩注入内外双重动力

截至年度,公司连续两年超额完成资产重组时承诺的业绩指标。在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签署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对重大资产重组中采用收益法评估的沈飞集团的部分资产的业绩补偿事宜与公司进行约定。

各生产主体经营状况稳健,业绩承诺有望顺利完成。截至年中期,沈飞公司报告期内已完成全年业绩的63.76%,顺利完成业绩承诺的可能性较高;物装公司由于收入和利润主要在下半年确认,中期盈利目前为负,与往年经营相符;线束公司年上半年便已超额完成全年业绩目标。根据公司历史发展和目前经营状况,可以看出各生产主体经营情况明显改善。

年10月18日,公司发布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向公司高管、董事和技术骨干等共80名对象以22.53元/股的价格授予共.1万股限制性股票。推动进一步完善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公司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分配机制,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公司业绩与个人绩效考核的结合,有利于充分调动每一名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与骨干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公司经营业绩平稳快速提升,确保公司长期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我国歼击机更新换代需求迫切,市场前景广阔

战斗机为空中力量关键组成部分,代际不断演化

歼击机为战斗机的一种,是空对空战斗中用的一种军用飞机,且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广泛称为驱逐机。最早的歼击机有两种主力机型——制空和截击,主要应用于对抗敌方,攻击空中目标,夺取、维护战场上的制空权。

歼击机经历多年发展,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已从一代喷气式飞机,发展成为以隐身、超声速巡航、超机动性、信息融合以至网络中心战等为主要能力特征的第四代歼击机。(战斗机的划代分为俄罗斯的五代法和美国传统的四代法,本文采用四代法划分歼击机代际。)

战斗机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空中战力,其主要任务是击落对方战斗机以抢夺制空权,其次是拦截敌方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以保护我方飞机和战舰,还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现今的战斗机已具备垂直起降、短距起降、低可侦测性、超音速巡航等多种功能,应用方向愈加广泛。

中美俄战斗机差距明显,我国战斗机队伍发展潜力巨大

从近三年全球现役战斗机数量来看,各国占比与排名较为稳定,年前十国家现役战斗机数量超过全球总量60%。

近年来我国军机发展迅速,但在数量上仍落后于美国。虽目前中国战斗机数量已位列第二,就战斗机数量而言,中国与美国仍然差距较大。美国战斗机数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9%,中俄均占11%左右。

从三个国家的歼击机具体型号与数量分布来看,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的战斗机相比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年,美国现役歼击机以三代机和四代机相结合,俄罗斯现役几乎全部为三代歼击机,而中国现役主要是二代机和三代机,其中二代机占比将近一半。

从未来战斗机发展规划,即订单数来看,中国同样稍有落后。基于《worldairforces》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计划的采购主要为三代机,而美国四代机占绝大部分,俄罗斯则为两者结合。

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歼击机在绝对数量与现役歼击机代际上皆与美国差距较大;与俄罗斯相比,虽在数量上能够匹敌,但在代际上亦有所落后。

从近三年歼击机构成的变动趋势来看,中国三代歼击机数量增幅较大,代际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其中,中国的三代机从年至年增加了91架,俄罗斯增加了54架三代机,美国主要增加的舰队为四代机,增幅42架。同样,在现役四代机领域,我国在年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年增长至10架,而俄罗斯年未有四代机服役。虽目前来看,在歼击机的代际分布上中国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但发展趋势向好。

目前在产(研)六款歼击机中,四款生产研制为沈飞所承担

回顾我国歼击机发展历程,自年歼教-1研制成功到现在已有60年的发展史。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从主要依靠学习仿制逐渐向依赖自主研发的方式中前进。

沈飞集团和成飞集团是我国重要的歼击机生产单位。目前沈飞主要有四种型号的歼击机在产(研),成飞主要有两种型号在产。

目前沈飞在产(研)的歼击机主要有四款:

歼-11系列。歼-11战斗机是以苏-27SK为基础的,由沈飞公司生产和组装的一种重型、单座双发、多功能重型战斗机。歼-11于年首飞成功,现服役于空军和海军。歼-11在经过多年发展后,衍生出多种机型,现其衍生机型主要有歼-11B、歼-11BS,歼-11BH,歼-11D等。

其中,在国庆70周年阅兵中担负护卫任务的歼-11B战机,是我国第三代重型、超音速、全天候歼击机,具有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和对地攻击等多种作战功能,主要用于执行夺取制空权、遂行防空作战等任务。

歼-15系列。歼-15飞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可实行制空、制海等作战任务。歼-15飞机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种精确打击武器,实现全海域全空域打击作战能力。歼-15于年8月首飞成功,年于辽宁号航空母舰甲板上着舰起飞成功并完成触舰起飞,年实现首次驻舰飞行。

舰机开始实现深度融合。根据解放军报,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为进一步提升歼-15舰载战斗机综合攻防能力,进一步加强舰基多批起降、多机轮转、高频调运等难点训练,舰载机出动效率逐步提升;常态展开空中拦截、伙伴加油、实际使用武器等课目训练,不断拓展多种作战样式的战术训练。

歼-16系列。歼-16战斗机是一款由沈飞公司参考苏-30MKK歼击轰炸机研发的多用途双座双发战斗机,年于沈阳首飞成功。歼-16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是在歼-11改进型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度升级改进的全新版本,它既可完成制空作战任务,又能实施对地、对海打击,是空军向攻防兼备转型的重要装备之一。自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中首次亮相以来,歼-16战机已装备多支航空兵部队。

根据新华网文章介绍,歼-16多用途战斗机安装了先进的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在目标探测、目标跟踪、火力控制、导弹制导等性能上比传统机载雷达有显著提升,同时还把传统机载雷达所不具备、需由其他机载雷达担负的地形跟踪、敌我识别等功能,甚至包括抗干扰通信和电子对抗等其他作战功能融为一体。歼-16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其体系作战能力的“神经中枢”,是制空作战和对地攻击的重要支撑。其担负的作战任务,既包括传统的制空作战任务,也包括对地攻击等作战任务。它可以挂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役所有类型机载武器,把中远距拦截的制空作战能力和中远程对地精确打击的对地攻击能力合二为一。

在研品:鹘鹰。根据公司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航沈飞深度解析六十余载专铸空中之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