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报》总结了年俄中关系发展的成就并对未来给出了预测。东方学家和国际关系专家伊戈尔·叶戈罗夫告诉该报,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走近趋势多年来一直在增强,而年发生的事件更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这不仅与乌克兰局势和美中对抗有关,也与世界政治
经济格局的全球变化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和中国之间更紧密的合作是很自然的。同时,尽管怀疑论者表示担忧,俄中关系不容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双方都对彼此感兴趣,并且每一方都可以提供一些东西作为回报。在最有希望的合作领域中,叶戈罗夫特别指出了军事技术合作和能源领域。政治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彼得罗夫斯基在《国际生活》的专栏中谈到了他对今年俄中关系成果的展望。彼得罗夫斯基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俄中两国共同抵制了华盛顿的政治和制裁压力。针对莫斯科,是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了特别军事行动;而美国针对北京则是企图“阻止”中国的技术发展,因为中国拒绝遵循西方的反俄制裁,也没有终止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彼得罗夫斯基在自己对年的预测中强调,由于外部压力并未缓解,这对两国来说都不容易。但这位俄罗斯专家认为,俄中战略伙伴关系能够应对任何挑战,相互促进,确保推动和维护两国利益。
马云因重组失去对蚂蚁集团的控制权后,许多西方专家预测中国经济将崩溃,类似于苏联发生的情况。接受《独立报》采访的专家们对这一事件发表了评论,并驳斥了同行危言耸听的预测。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认为,蚂蚁集团的重组是国家与企业建设性合作的典范。监管机构允许该公司将其消费贷款部门资本化。蚂蚁金服的法定资本几乎翻了一番。作为回报,公司将受到更多控制,而不会垄断投票权。而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科学主任亚历山大卢金则把中国与苏联进行了比较。在他看来,由于中苏经济体系的根本性差异,把中国比作苏联是不正确的。在苏联,自年代以来经济完全处于国家控制之下,直到其效率如此低下,最终导致毁灭性后果。中国由于在70年代末成功地进行了改革,实际上建立了资本主义经济。现在中国正积极致力于加强国家的角色并把大企业纳入自己管辖之内。但卢金认为,这离苏联的国有化程度还很远。
解除新冠疫情限制后
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有助于世界不陷入衰退。经济学博士、国立管理大学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系代理主任叶夫根尼·斯米尔诺夫告诉Len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