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预警机艰苦历程奋起直追50年,40名
TUhjnbcbe - 2025/2/26 21:06:00

年6月3日,安徽广德柏垫镇,一群农民正在田间忙碌地工作,突然头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大响声,回音在山间回荡,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几名农民手中的锄头停留在半空中,双眼盯着空中那道长长的尾巴。

一座不远的山峰顶部正冒着滚滚浓烟,农民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从巨大的声响判断,这一定是出事了,有一些年老的农民很快冷静下来拨打了报警电话。

半个多小时后,两辆救护车、消防车到达了现场,又过了一个小时,十几辆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来,开进了这个偏僻的小镇。

最惨烈的空难事故

经过数个小时的救援工作,现场的救援指挥组向上级作出了一个令人无比惋惜的汇报:事故现场无一人生还!

广德县政府联合军区、武警出动了多人参与救援,然而救援工作人员找遍了方圆十里地,只找到六具尸体,参与救援的一名镇政府干部说到,出事的是一架军用飞机,上面有几十号人呢!

听到这个消息,当晚无数村民自发来到镇政府门口,点上蜡烛,献上鲜花,为死去的机组人员祈祷!

事后,中央成立了专项调查小组,对此次空难事件进行调查。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调查小组正式公布了调查结果。事故排除了外部因素,主要的原因并不复杂,出事的预警机是型号为空警,此前刚刚完成两次试飞,一切数据显示正常,第三次试飞,空警带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因此机组里面多出了20名科研人员,全部都是国家各领域最为尖端的科学家。

调查组还总结了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于除冰系统在短暂的几分钟内出现了故障,导致飞机在上升的过程中,机翼部分严重失温,失温严重破坏了飞机的动力及平衡。

从事故现场找到的黑匣子反馈的数据看,即使在最后一刻飞机恢复了正常,但由于距离山峰太近,已经做不出及时的规避动作。

其次是这次预警机出现了严重的超载现象,本来限定30人的搭载人数,结果为了完成这次重要的研究任务,除了20名科研人员外,还有14名军工高级工程师以及飞机机组成员总共40余人。

最后调查小组也提出了他们的建议,如今全球气温越来越极端,预警机经常要在复杂多变的极端天气条件下执行任务,应该加强预警机设备抗冻的能力,特别是在出现失温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逃生,是接下来相关部门必须要攻克的课题,确保飞机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国之重器-预警机

此次的事故令人痛心,但同时也让大众再次聚焦于一款国之重器上,那就是预警机,它可以说时关系到我国领空安全以及未来空军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战结束20年后,英国、美国和苏联的预警机率先面世了。这些飞机不但可以进行侦查,还可以对敌军的战斗机进行干扰,既能获得情报,又能延缓对方的行动,是未来空战领域的支柱。

就拿美国的E-2C“鹰眼”来说,它不但可以覆盖公里的范围,还能同时锁定个目标,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提高,将来预警机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而且预警机的飞行高度比一般的战斗机要高,性能差一点的雷达,根本就捕捉不到预警机的身影,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预警机的重要性,开始投入重金进行研发。

中国直到70年代,在预警机领域的研发还是空白一块,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和苏联的关系也不再稳固,在几年前中国向苏联提出了购买预警机的请求被拒绝后,军方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那就是以前苏联的轰炸机为原型,进行我国第一代预警机的研究。

由苏联轰炸机TU-4改造的空警一号试验机

这个构想就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在当时,前苏联的轰炸机在动力方面是领先世界的,在此基础上,只要只能攻克反雷达技术,就能够发挥预警机最主要的功能。

两年后,第一代预警机被制造出来了,但经过两次试验后,预警机的反雷达能力都远远达不到要求。

无奈之下,国家只能再次向西方国家求购。但几次在即将签约的关键节点上,美国人都在背后搞鬼,中国购买预警机一事被无限期拖延。

90年代,随着我国在多个科研领域获得重大的突破,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发达国家都跟我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

以色列虽然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众所周知的是,他们在科技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包括他们的军工企业,也是世界第一流的,尤其在雷达技术方面,就连美国也有所不及。

随着中国和以色列在经济领域展开多方位的深度合作,我国向以色列提出了购置预警机的要求,作为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以色列和其他小国不同,他们在国际上还是有充分的自主权的。

年,我国和以色列就购置雷达系统达成一致,在完成签约仪式后,中方先支付了3亿美元的订金。

年,这套先进的雷达系统正式交付中方,但在这节骨眼上,美国人再次施压,导致以色列取消了协议中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很关键的设备融合及调试环节。

虽然以色列向中方表示了歉意,并作出了经济上的补偿,但中国第一代预警机面世的时间再次往后推。

4年后,一款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空警终于问世了,借助先进的雷达系统,中国的预警机接下来将迎来重要的试飞。

5年和年年初,空警先后两次试飞成功,最后的一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被定在年6月3日。

但是让所有人都预想不到的是,前两次试飞都很成功的空警,却在第三次试飞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故障。

由于飞机多次穿越云层,云层中的过冷水汽凝结在飞机表面,过多的积冰导致飞机的除冰系统失灵,这是后面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穿越安徽广德柏垫镇上空时,承载着飞机升力的机翼也被结冰覆盖,导致飞机失控,随后失去控制的飞机猛烈下坠,撞上了附近的山峰。

带有黄色涂装的空警试验机

机组40多人无一人生还,最小的一名科研人员才26岁,出发前,他刚刚和自己的未婚妻完成了订婚仪式,然而,这一去,竟是永别。

当时,飞机上还装载有不少贵重的科研物资,有些样本甚至是已经绝版的,但这次预警机的试飞及研究,也是我国自主研发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只不过,交的学费实在是太昂贵了!

这次空难事故发生后,我军研发部门日夜奋战在第一线,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将空警的除冰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更换了一套抗寒性能更好的逃生材料。

经过多次试验后,年8月底,空警再一次飞上了蓝天,虽然上一次的事故给飞行员们心中留下了阴影,但当飞机成功地飞跃万米高的昆仑山脉,降落在机场后,迎接他们的,是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鲜花。

5年后,中国的预警机在空警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换代,短短的时间内就抹掉了和其他国家的差距,跻身世界一流,甚至成为了全球预警机第三大出口国。

时至今日,中国的预警机已经完成了对美国的超越,在很多性能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今日的辉煌,离不开当年那些用生命来完成试飞的机组人员。

当年失事的山峰下面,立起了一座高达十米的纪念碑,那座山峰,也被命名为英烈山,四十多位英雄的英灵长眠于此,致敬中国军工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预警机艰苦历程奋起直追50年,4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