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外交部本月初发布的《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计划于近期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举办的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峰会将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沙特是一个能源大国,原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居世界第二位和第八位。近年来,为摆脱对石油经济的依赖,沙特正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沙特式改革开放”,推进国家的长远发展。
变革中的沙特,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投资”和“看向东方”,在沙特成为大势所趋。
2月4日,沙特代表团亮相北京年冬奥会开幕式。这是沙特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历史上首次参加冬奥会。
从依赖能源到经济多元
沙特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沙特公民约占62%。伊斯兰教为沙特国教,逊尼派占85%,什叶派占15%。没有到过沙特的人,总会觉得这个从绿洲部落壮大到石油帝国的海湾国家十分神秘,认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5万美元的沙特人生活无忧无虑。
确实,在阿拉伯语里,“沙特”一词有“幸福的”之意。
《环球时报》记者最近几年每次到沙特采访,都会发现那里的变化。沙特首都利雅得如今是一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城市,有了精彩的流行歌星表演和激烈的拳击比赛,女性也可以驾驶车辆,电影院开放……在很多省份,都能看到逐渐增多的外国游客,而宗教警察看上去也比过去少了。
记者前两天一到沙特,就注意到阿拉比亚电视台发布消息说,沙特已正式递交申办年亚足联女子亚洲杯的文件。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沙特的变化离不开年推出的“愿景”和“国家经济转型规划”。“阿拉伯经济”网站评价说,这是拥有丰富油气资源、以石油出口作为国家主要收入来源的沙特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及时作出的经济改革措施。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一篇研究中东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动态的文章称,沙特加速经济改革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培养新兴产业自然需要资金投入。正因如此,海湾国家石油资本在开始转向亚洲的同时,也转向中东本地。在利雅得前不久举办的第六届“未来投资倡议”论坛上,要求增加对沙特投资的信息明显增多。“未来投资倡议”论坛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投资和创新论坛,自年举办以来,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政商界人士参加,被称为“沙漠达沃斯”。
埃及阿拉伯研究院院长卡迈勒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沙特未来会有更大的变化,因为这是一个“块头大”、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而且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地位举足轻重。
《沙特阿拉伯发展史:权力、政治与稳定》一书的作者、英国中东问题研究专家蒂姆·尼布洛克认为,自年以来,沙特的政治体系和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沙特正经历变革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正在尝试解决发展问题的新方法。当然,这些新方法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历史的影响一直存在”。他举例说,沙特政府和大部分沙特人想尽力减少本国经济对移民劳动力的依赖,但沙特的经济结构使这一想法并不现实。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沙特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高级客座研究员王霆懿这些年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