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杜平
杜平
谈到现在为止,就是说你们两位,真的我想听你们总结一下,就是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头到尾处理这个事情的过程当中,操作这个事情过程当中,可圈可点的是哪些?或者说比较蹩脚的,都是哪一些?
宋心之
我从军事角度说,龙老师从政治什么各方面,军事角度上来看,印度空军强,它的实力,就是作战飞机的实力,要超过巴基斯坦一倍以上,而且飞机的质量、性能是相当好的,但是这个有一个道理叫“木桶盛水”,不决定于最高的那个板,决定于最低那个板。印度空军最低那个板,就是米格-21,它居然派最低那个板去跟人家打。能不败吗?
你本来应该是用强的去打,用高的那个板去把这个水围住,你那个板最低,你就派它去,你轻敌过分了,所以我觉得印度的这次失利,首先是指挥部门,对于这场边境冲突也好、军事冲突也好,它轻敌,组织计划不细致,协同配合,你既然派米格-21去,有的网友说,那可以当鱼饵,然后后面苏-30来支援啊,我估计它也这么做了,但是因为距离远,它还没到战区呢,被打掉了,鱼饵被鱼吃了,鱼钩扔回去了,那这个是钓鱼的人大失败。所以我觉得这次作战,从军事角度看,印度之所以失利,是由于人的因素,这包括组织策划,整个战役方面的情况判断,它轻视了,还有用兵上,并没有用最强的部队、最优秀的机种去投入作战。
宋心之
然后就是军事作战效果,咱们说你要核实你的作战效果,搞清楚了再说,你炸着还是没炸着,别先说我摧毁多,炸死多人,结果人说你炸死了一只乌鸦,你炸倒了几棵树,你这个就太打脸了嘛,所以军事上是很严谨的,很认真的,是来不得吹嘘啊,或者是凭想象,这是不可以的,而这种作风,我觉得对于印度军方来说,应该接受教训,否则任何一个军队,如果说一轻敌,二计划不周到,光是想着巴基斯坦不敢跟我打,它不行,那你就完了,你要吃苦头了;第三就是你的战果要经过核实,你有手段,各种侦察手段,无人机去侦察,一般什么都可以,你侦察清楚了,炸着了还没炸着,你击落了F-16还是没击落对方的飞机,你要搞清楚,战果要搞清楚,然后你去确定,你跟外交部去协同,我应该怎么宣传,如果你坚决不能认输,你宣传也宣传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对吧?所以我觉得这几方面,印度的这次冲突,不是输在装备不行,是输在人的因素
龙兴春
印度它之所以指挥,这人为什么出问题?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印度长期以来,它对巴基斯坦是一种优越感,这种骄傲、傲慢,它就轻敌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它的一种受害者心态,因为这次是遭受袭击了,它比较情绪化,反映出整个印度政府外交的反应,都是比较情绪化的,巴基斯坦说,我们先调查,它不接受调查,巴基斯坦说我可以配合你调查,到底是谁打的,然后它不接受调查,然后就开始反击了,所以它这个整个过程当中,它就比较情绪化,情绪就国家外交也好,或战争也好,如果情绪化的话,很容易犯错误的,所以才会导致它这么一个结果。
龙兴春
杜平
宋老师从军事的角度,就是非常权威地分析了,这印度方面的失误。就说到飞行员这事,因为飞行员不扣了几天以后,然后这个印度方面肯定面子受不了了,但是这个东西,人在我手里面,这肯定是胜者的形象,这是很明显的。但是放回(飞行员),在军事或者空军作战过程当中,就是说这个飞行员,对方的飞行员被我方比如说,就是捕获,然后释放他,给予人道上的这个待遇,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一个吗。
宋心之
惯例是,对飞行员都应该,按照战俘的这种条约,应该是给予相应的(待遇),因为这个飞行员还不是一般的士兵,它属于军官。所以他要咱们说应该待遇好一点。
杜平
一般被拘押的过程,拘捕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会对他进行,比如说情报方面的这个审讯。
宋心之
那是一定要问的。但是他说了什么,那就是他的事了,就飞行员的事了,这个我看那个公开报道以后,他只是说了我名字叫什么,我的军籍号多少多少号,至于我驾驶的飞机,由于已经坠毁了,你们可以从残骸上,就能看出来是什么型号,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能讲这么多,意思我再多说的话,就对我将来就非常不利了。
所以记者也不好意思再多问了,但是在私下里,军方对他的审问和什么,是肯定要进行的。你哪个连队的?你开过什么飞机?但你有些资料也是可以查得出来的,就根据历史情报可以查出来,据说这个飞行员,是原印度空军参谋长的儿子,是个官二代。
杜平
那他回到印度空军,对他的使用肯定会不一样了,被俘虏过的。
宋心之
他本来呢,是印度方面希望给巴基斯坦施压,是尽快要回来,没有想到巴基斯坦方面,很快就把他送回来,通过那个地面的口岸,就把他送回去了,送回去以后呢,我看这个媒体上,就网上宣传的就是,印医院看他,而且对他的评价说,你的飞行技术这个是毋庸置疑,是相当优秀,然后印度空军方面就说呢,他被击落的之前,已经击落了巴基斯坦一架F-16,就它为了宣传上的需要,它需要把这个被俘的飞行员说成是英雄,这也都可以理解。但是这个飞行员回去以后呢,跟媒体说什么?我没有击落F-16,你们媒体不要乱说,你们乱说一气,这个效果不好,结果人家等于是打脸,把印度空军打脸,结果印度空军现任参谋长,在这个酒会招待会上,本来是欢迎这个飞行员凯旋回来,本来应该是主角的,就因为他说了这个话,印度空军参谋长很不爽,在这个酒会上根本不理这个飞行员,飞行员自己端着一杯啤酒在旁边喝酒,还被记者抓着。
龙兴春
巴基斯坦它就主动地释放这个飞行员,其实体现一种高姿态,然后也堵上了印度的嘴,然后说印度再想升级,也找不到(借口),因为巴基斯坦表现了很友好的一种姿态。
不想升级,所以也让印度再去升级,再进行军事报复,就失去了这个理由,那在国际上看,巴基斯坦做得这么好,你印度就太过分了,如果印度再去发动一个,再第二个再新的一轮攻击的话。就不太好意思了,所以巴基斯坦做得是非常高明的,在外交上是,其实是非常地老练的。
杜平
比如说从文化,印度人可能比较太过于自傲,但是我这次发现,就是宋老师已经讲过,就是巴基斯坦人反而很低调,好像显得很沉稳,显得很沉稳,这个倒是我确实有个明显的感觉,确实有这样的,这个是怎么造成的这样的,一个不同的表现呢?印度人作为一个大国,应该体现得更加沉稳,对吧?就是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这种感觉,反而在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当中,就是败给了一个,一直被它看不起的一个对手,就是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
龙兴春
一个是文化,还一个我觉得跟那个政治制度有关系,因为印度马上也要大选了嘛,它这个政党就是说,他是要首先做给国内看,不仅说我们把巴基斯坦打赢了,他要做给国内看,所以它整个反应过程当中,都是比较情绪化被政治驱动的。比如说这个遭受恐怖袭击以后,那应该通常讲首先第一步是调查,但是它不接受调查,巴基斯坦配合它调查,它不接受调查,然后就开始进行这种反击,它作为一种政治正确,被政治驱动了,它要做出来给国内看。
有些时候就说,你们做得好像对不对,其实它不是做给巴基斯坦看,或者他有很多讲话,他是做给国内的民众、选民、反对党看的,这种状况下,只顾了国内的政治政权,就没有顾及到外交上的,就顾得了内就顾不了外,所以对外其实,所以它的这个反应,我是大国遭受袭击,比较情绪化,要进行反击,不管对不对就像,不是有人讲了嘛,印度那它也有它的道理,你看9·11事件以后,美国又没调查,我打阿富汗就打了。
但是关键问题是,印度不是美国,巴基斯坦也不是阿富汗,你不是说你说打就能打,不调查我也可以打的,那巴基斯坦是有反制实力的,阿富汗当时美国强那么打,那就没有问题,所以它印度我是大国,我强是我的逻辑,反正这个组织是你从你巴基斯坦过来的,我就打你那里巴基斯坦,但对巴基斯坦政府来讲,这个组织我们可以进行调查,不是我巴基斯坦的一个政府的组织,不是巴基斯坦军队的组织,它袭击了你,那我们可以调查,但是你攻击我巴基斯坦的领土,我巴基斯坦作为国家,我就必须要反制反击,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印度是还是太高看自己,把自己当美国,把巴基斯坦当成阿富汗。
杜平
这个就有点有意思,因为印度一直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比如说是这个世界性的强国,它不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强国。
在印度这个南亚次大陆,它一定要做一个头,担当这样的一个责任,它必须让大家周边的国家,都能够支持它,成为它的势力范围嘛,但这样的情况之下,你认为它会影响它在,这个南亚地区的地位吗?
龙兴春
这个就是很明显它一直,就先不要是世界大国,它是有长期抱负,但是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说南亚都没搞定,巴基斯坦首先它就搞不定,所以它这个也是很关键的。
为了捍卫它在南亚地位,所以它一定要对巴基斯坦强硬,如果它在巴基斯坦失败了,这些另外这些小伙伴,可能它就会丧失它的这个权威,在南亚地区霸主这么一个权威,所以它这次才表现得那么一种强硬,但是就是比较情绪化了,所以就没有很精准的计算,做一些军事上的、政治上的很精准的计算以后,再进行行动,反应都比较情绪化,国内国际的这个因素的影响,反应比较情绪化,所以步骤来讲,就是逻辑上就有问题了,巴基斯坦的反应很好,你说是我这方袭击的,我们调查,这个完全说得过去的,印度不接受调查,然后就开始打,所以它整个在外交上、军事上,都出现这种一系列的失误。导致了它在对,它瞧不起的巴基斯坦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吃亏了。
杜平
但是就是如果真的是论实力的话,就是战场之外,我们平常看到的,可以量化那些实力的话,那就是印度,不论是空军比巴基斯坦强,在其他的一些这个军种方面,也是还是很强的
而且是美国也是一直对它支持。最近你看这个印太战略,美国也是,甚至想把军备,生产的那个技术都转让给它。但是这个我估计,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美国能指望的上印度吗?
宋心之
美国跟印度的关系,既有想利用的也有矛盾,比如在贸易方面,它对印度的一些也照制裁不误,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很难调和的一个矛盾,因为印度的选择比较多,印度可以选择,我跟美国做一定程度的联合,或者买你一些装备,但同时印度一定会和俄罗斯搞好关系,因为它是一个传统的盟友,它的军队的大量装备、基础装备,来自前苏联,是来自俄罗斯的,所以它不会也不太可能完全,就是说我跟俄罗斯翻脸,这是不可能的,但你如果跟俄罗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美国人一定不会跟你走得很近,同时印度还有一个特点,它因为是老牌的英国殖民地,所以印度跟英国跟法国的关系都很好,英国的装备、法国的装备印度全买,“万国牌”装备带来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受制裁,没有任何限制。
你一个国家不卖给我没关系,还有别人卖,但是问题是在战争当中,这些装备可互相就不通用了,就是它一定是双刃剑,你能从谁那都能买到装备,但是你从谁那都买装备,到你这用的时候对不起了,那就是互相不兼容,该出麻烦时候,一定出麻烦。
杜平
就是对印巴之间这次冲突,其实外界的表态,刚才其实你们也讲到了,就是中国、俄罗斯、美国,都不希望它们再打下去,也不希望它们更加地升级,但是有的消息讲到说这个,美国派了一个军舰,往这个印度洋方向。那大家可能会觉得是不是帮助印度,还是怎么着?是到底是劝架还是帮偏架?
龙兴春
美国确实不希望打,因为美国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印度是受害一方,但是它也不能支持印度去打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对美国很重要,因为美国在阿富汗这个问题上,必须要离不开巴基斯坦的合作。
它跟塔利班这种谈判,美国要体面地从阿富汗离开,必须要有巴基斯坦的帮助,,而且巴基斯坦也是传统的盟友,虽然说有点磕磕碰碰有点矛盾,但是不能放弃巴基斯坦,特别是不能让印度把巴基斯坦打垮,印度是这样子。那么中国其实也是这样,我们也希望我们周边一个稳定,不要发生大规模的这种冲突,因为一旦扩大以后,首先经济合作,我们中巴经济走廊都会受到影响。第二个是规模打大了以后,巴基斯坦可能打不赢,这个时候中国怎么办?你帮印度,我帮巴基斯坦,帮不是,不帮也不是,所以就这个时候,中国可能会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巴基斯坦是我们的全天候的伙伴,不帮它那说不过去,但是帮它那中印又发生冲突,所以最好就是别打。
杜平
这次的军事冲突,你看就是巴基斯坦跟印度,本来大家每个人都知道,它们可以说真是敌人了,但是你看最近这几年,通过周边的一些大国的,中间的发挥的积极作用,包括中国跟俄罗斯,把它们这两个国家,都已经纳入到这个上合组织。这个是比较奇怪,因为上合组织它是一个合作、友好等等,合作伙伴的这种,这两个国家打仗,这个说明是上合组织,其实还有它的脆弱的地方,或者说这两个进入上合组织的时候,本来条件成分就不好,大概有这样会不会影响到,这个上合组织将来的团结?
龙兴春
对,一开始就是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的时候,这些成员国就考虑,就担心这种事情出现,因为大家就注意到说,还有很多的国际组织,特别这种区域性的组织,只要有印度在,就很多事都搞不成,因为它总有不同的意见,总会很多事情要反对,所以大家都很犹豫,但是由于俄罗斯的这个强烈地坚持,所以中国最后接受了,让印度巴基斯坦一起进去,当然就进去了以后,我们就只能向前看,向前看就是说它既可能,印巴的矛盾既可能对上合组织造成破坏,但反过来就是,上合组织也可能,就限制印巴的这种冲突,也是可以调停它,就是让它们保持克制,因为有中国、俄罗斯这两个大国,因为印度是比较信任俄罗斯的,巴基斯坦是比较信任中国的,有中俄两国都进行调停的话,它这个就比较容易让印巴都冷静下来,如果单独中国去调停,比如巴基斯坦信任中国。
所以这有印巴一起来讲,相反就我们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所以现在就是俄罗斯也提出来,就是说可以让上合组织,在调停过程当中发挥作用,那现在看来,其实是有作用的。
因为有中国嘛,俄罗斯在里边嘛,这样子因为俄罗斯这几年,跟巴基斯坦关系也在改善,所以说巴基斯坦认为,俄罗斯也是可以值得信任的,因为你作为一个调停人,必须要双方都可以接受和信任。所以从这次来看就是说,因为以前印巴出现冲突矛盾以后,巴基斯坦通常都是希望国际社会,大国来进行调解的,进行介入的,印度都是反对的,因为印度强嘛,它说我不需要你的调解,但这次来看就是说,比如中国我们去,那印度都没表示反对,但这一次就是中印关系改善的一个标志,就相互的信任的增加,还有就是俄罗斯,就上合这个多边机制嘛,不只是中国,虽然可能具体的工作是中国在做,俄罗斯在做,但最终出来的成果,我们说是上合组织的,这样子对印度来讲,也比较容易接受。
杜平
我还回到刚才那个,比如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为克什米尔问题发生这样的一个军事冲突,那中国这个中巴经济走廊,就是有一段是经过克什米尔的。
那这个问题说实话,对“一带一路”啊,其实潜在的问题还是很大,就是你这个战争,不管是不是规模多大,或者说会不会升级,但至少在那个地方,发生这个军事冲突发生战争,那对经济发展肯定会非常地不利的,你们在研究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它潜在的危机所在?特别是经过这样一个区域,这本来是双方有争议。
龙兴春
这个就是说我们进行的风险管控,包括很多企业国家也在做风险的评估,关于中巴经济走廊的,就预计到这地方肯定会有这种小的冲突,但是就是说大家其实我们也知道,印巴之间不可能再发生像以前,前三次那种大规模的冲突,所以有风险,但是呢可以管控,不会很大,会可控。
所以今天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仍然在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巴之间冲突,现在发生了,以后还会不会发生?以后肯定还会发生,因为它的根源没有解决,就是克什米尔这个争端,这根源没解决,而且这根源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冲突可能会一直进行下去,只是说尽量控制它的这个烈度,因为现在印巴都要发展,特别是双方都有了核武器以后,核武器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一个“战略稳定器”,因为它没办法大打了。
只是小打,就不打它冲突一直在,因为印巴克什米尔争端在那里,就巴基斯坦政府不想打,但是一些非政府组织,一些武装组织一些游击队,它们也不听巴基斯坦政府的,它们就是想把整个克什米尔要么独立,要么弄到巴基斯坦去,就不想再跟印度过,这些人非政府组织,它们一直在激进地,它们一直在做,这个巴基斯坦都控制不了,所以这个冲突会一直进行,恐怖袭击可能以后还是会发生的,因为根源没有解决,但是就是说,控制在小规模零星的这种冲突,印巴作为国家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应该是打不起来,特别是有了核武器以后。
杜平
所以就是说只要大规模战争打不起来,就是“一带一路”,或者是说中巴经济走廊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如果这个东西万一,比如说因为中巴经济走廊是经过克什米尔,印度就一直是反对的,它认为说中国是支持巴基斯坦,支持巴基斯坦方面,对这块土地的这种申索,那如果说为了印度,为了把这块地方,到最后变成印度自己的地方,这个肯定将来对中巴经济合作,肯定会造成致命的伤害,如果造成这种局面的话,那中国军事干预,就变得势在必行了。
龙兴春
但是首先说,这种情况是一种假设的情况,就印度当然它声称对整个克什米尔,包括对巴控克什米尔,整个克什米尔拥有这个主权,在国内这个情绪是非常强烈的,是在印度也是一种政治正确,任何政府、任何政党不可能在这个地方妥协,这也是为什么说印度要坚决反对,中巴经济走廊,但是它是一种原则性的反对,它并没有说采取一些实质性的措施去反对,或者搞一些破坏,因为我们中国强调对克什米尔,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中国立场是我们不持争议,就你们通过和平解决,解决以后你们双方达成协议,我们中国都接受,而且中巴经济走廊是一个经济合作的项目,经济合作,不涉及到中国对克什米尔争端的,立场的问题,是一个经济的合作,这样子就是说,所以对印度来讲,它尽管出于原则性,它必须要反对,但是它所以说,因为我们是经济的,我们还是说你们通过谈判,这样子最终你们解决了我们接受,经济合作项目不影响我们中方立场,我们一直是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我们没说巴控克什米尔,就一定是巴基斯坦的领土,但是现在是巴基斯坦实际在控制、在管控、在执政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要跟它进行这种经济合作,这个经济就很多国家之间,虽然有政治矛盾,但经济合作是可以进行的,就它不影响到政治的立场。
杜平
这你觉得印度那边,但巴基斯坦肯定不用讲了,就印度方面有没有对中国的,这个态度立场有所担忧?或者是有没有这样的一些反应?
龙兴春
就印度方面就对于这个事情发生以后,它有两种声音就是说,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就袭击本身,因为巴基斯坦的这个,就是说袭击的这个组织,穆罕默德军,它是巴基斯坦政府,包括联合国安理会的协议,都把它作为恐怖组织的,但是它那个头目叫马苏德,这个人呢是印度多次,要把他列入到那个名单当中去,但是有巴基斯坦反对,所以再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的时候,中国就多次是给它阻挡下来,否决了。所以印度在这个问题上,它对中国是有意见的,所以这次因为穆罕默德军袭击以后,印度有些人特别是激进派,又把这个拿出来说,把这个矛盾推向中国这方,但印度政府这次没有,就很清楚这一点就没有,这是这个问题。但是就对冲突,大规模冲突发生,就是军事冲突发生以后,那么印度可以看到,就是中国在这个立场上,完全我们是中立的,息事宁人的,是不希望印巴发生军事的,更大规模的冲突,不希望这个升级,所以中国在做这个调停。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就是说巴方是高度赞赏中国的作用,从印方目前来看就是说,通常印度是不太接受,中国去调停印巴冲突的,它认为中国是站在巴基斯坦那边,而且就中印之间还有很多矛盾,本身是不很信任的,从这次的调解的这个效果来看,印度到目前为止,没有说中国任何的不对,而且都是接受的,我们讲它通常是不接受调停的,这次它是接受的,就是说可能刚好就是那几天,印度外长在中国,参加中印俄的外长会议在浙江,可能王毅外长跟那个,印度外交部长斯瓦拉吉进行了沟通,也谈了这个事情,可能当面做的工作还不用飞了,就当面做了这个工作,我觉得是有效果的,而且在中印俄的联合的声明当中,也提到这个事情,对印度也表示了,遭受袭击也表示了同情,说三国要共同都反对恐怖主义,所以这个让印度,它应该说印度还是对中国这个立场,应该是比较欢迎的。
这样子让中国就可以发挥这么一个作用,这是中国的一个主观愿望看到的、做的事情。那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中国确实是不希望印巴发生这个战争,因为我们中国是爱好和平的,确实希望周边保持一个稳定,特别印巴又是两个核大国,有核武器的国家,还就中国现在这个经济合作,我们跟印度都不断地发展的,特别是习主席去年跟莫迪的四次会晤,特别是那种非正式会晤,我们中印关系有实质性的这个改善,合作不断地在扩大。中国在南亚的投资,“一带一路”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中尼印经济走廊都在做,我们都需要印度的合作,我们确实希望有一个友好的,跟中国合作的印度,而中国来讲,我们现在就这个产业转移、产能合作,对印度制造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现在印度制造,美国特朗普搞一个“美国优先”,对印度制造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中国这个产能合作,对印度莫迪的“印度制造”,发展经济非常有利,所以中印关系在改善,这让中国在调解印巴冲突当中,发挥这个作用,它看出来中国是真心的,不只是说,我们表面上一个立场。
编辑:二丫、小猴、巴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