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华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召开新时代中俄关系研
TUhjnbcbe - 2025/6/27 11:37:00

年是中俄关系70周年,历经70年共同努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今年6月份,中俄元首更是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俄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总结70年中俄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提炼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逻辑与内生动力,12月27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在京举行“中俄关系70年与面向新时代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学术研讨会。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周力、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原驻俄使馆武官少将王海运、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任丁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徐向梅、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和振伟、清华大学教授吴大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兴、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教授刘军、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教授曲文轶、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昕、上海国际关系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封帅等三十余名校内外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就中俄战略协作、中俄经贸合作、中俄关系中的竞争与互补等议题展开讨论,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提供学界应尽的智力支持。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周力在谈到中俄关系时表示,中俄关系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要把中俄关系放在世界大环境当中去观察、去研究、去推动、去促进,要在国际格局的演变当中来看中俄关系,观察中俄关系在其中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才能知道中俄关系如何向前发展。发展和深化中俄关系不仅是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的需要,也是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需要。中俄关系现在和今后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对霸权主义,这是发展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周力副部长还对俄罗斯国内政治中的几个重点问题以及中俄务实合作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认为,俄罗斯问题在中国从来不完全是纯学术问题,中俄关系也从来不仅仅是双边关系,即是大国关系又是地区关系。新中国70年历史,四场重大外交无一不是与俄罗斯相关,第一是中苏结盟,第二是中美建交,第三是中苏改善关系,第四是“一带一路”的推进。在中国学术界,开展对俄罗斯研究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与意义。中俄关系七十年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了相处之道,就是不结盟不对抗。

原驻俄使馆武官王海运认为,目前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除了保持定力、快速发展、增强国家实力以外,拉住俄罗斯共同面对美国的围堵和遏制也必不可少。王海运少将认为,俄罗斯的国际处境和我们高度相近,同样面对美国战略围堵,同样面临经济发展转型,同样面临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尽管两国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但很多地方是相近的,中俄都是大国,也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面对的国际责任也相同,这就决定了中俄两国共同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识,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协作存在强烈的必要性。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认为,研究中苏关系与中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结论就是,道路决定成败、制度决定兴衰。我们讲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关键是政治自信。从近现代以来中俄两国交往历史来看,俄罗斯对中国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现实的国际环境当中,俄罗斯也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世界性大国。中俄两国关系在当今世界绝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是关乎着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中俄关系处理得好,就多一份稳定、多一份和平、多一份正义。张树华所长还叮嘱现在的青年学者:一定要避免拾人牙慧、哗众取宠,同时也不能划地为牢、抱残守缺,揪着过去的一些东西,一定要发挥想像力,又有大写意又有工笔画,把俄罗斯的问题研究好。

清华大学教授吴大辉则从战略协作本身的特殊意义出发,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中俄战略协作的意义重大,虽然是双边关系,但具有全球意义。中俄双方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拆不散的真伙伴,西方人很看重这句话,这说出了中俄战略协作的现实,中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互相依靠,对抗西方霸权。同时,俄罗斯的外交从古到今就是反建构,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中方在与俄罗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时候,这些历史的元素也应该考虑到。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昕认为,寻找重构中俄话语体系至关重要,对于两国内部体制的认识,张昕认为要超越西方国家和西方学术体系提供的一整套话语和理论。我们不能简单地学习和全面接受民主独裁、强权威权这样一系列所谓的政治体系的界定和划分,但同时如果完全放弃这一套话语的话,就需要重构话语体系,现在我们站在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提出的学术话语概念和体系更多强调的是我们是如此的特殊,俄罗斯的话语体系也有类似的角度。长久以来,双方都是不遗余力的强调自身的特殊经验,然而,寻找双方共同经验才是最为重要的。

随后,和振伟、徐向梅、曲文轶、李兴、丁洁、胡必亮等专家学者也纷纷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俄罗斯问题及形势,讨论气氛热烈。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问题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年就开始承担由前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亲自倡导的全国俄罗斯问题内部研讨会,形成了广泛的国内影响。年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年教育部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中,俄罗斯研究中心获评“优秀”等级。年,入选教育部首批31家高校高端智库联盟成员。同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中心主任为冯绍雷教授,教育部综合社会科学研究学部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CSSCI期刊《俄罗斯研究》主编,已连续15年受邀参加普京总统亲自倡议、建立和参与的“瓦尔代”国际论坛。中心致力于建成一个国内知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以扎实学术研究为支撑的大学智库型研究机构。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召开新时代中俄关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