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央视财经点名的中国四大硬核科技公司,华为为了其中。
——
年12月,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入选中国工程院等发布的全球十大工程。
——
年2月,CCTV中国品牌强国盛典中,华为被授予“国之重器品牌”,一起入选的有中国一汽、中远海运、中国三峡集团、中国邮政等“国字头”,华为是其中唯一的民营企业。
熟悉华为的人都知道,类似这样的荣誉,华为能拒绝的都会拒绝,实在拒绝不了的,也不会拿来做大肆宣传。
众所周知,华为年左右,已经成为国内通信设备领域的领头羊,而如今,更是连续多年霸占世界通信设备领域NO.1的位置。
那么,华为是如何“炼成”国之重器的呢?
强大的科技创新研发能力近些年来,华为的研发投入一直高居国内首位,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长期居于前五的位置。这样造就了华为强大的研发能力,也让华为在很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可以看到,无论是5G(如今的已商用的5G-A)、云计算还是人工智能,华为所创造的成果放在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尤其是5G-A技术,为我们国家数字化产业的布局和万物互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如今的华为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端到端自主研发芯片、通信设备、操作系统的公司,诸如强如苹果、三星等世界巨头均无法做到!
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年,华为全面开启全球化的战略,年营收达到亿元,其中超过50%来自国际市场!
24年来,华为的业务已经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同时,华为致力于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对产业链的贡献与带动对产业链的带动是反映企业核心价值的一个重要层面。无论是信息通信还是终端业务,华为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规模,在制造领域都带动了国内很多企业的成长。
尤其近几年,无论是鸿蒙系统还是麒麟芯片等自主研发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国内技术的自主化水平,还真正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行了赋能,并推动了一系列配套产业链的发展。
华为的“行业百草枯”效应从最近很多车企着急的表现可以看到,华为入局汽车产业的“鲶鱼效应”越来越明显了。
华为进入某个行业,首先就是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会给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就会加速行业的调整和升级,其他企业也不得不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甚至要对团队进行巨大的调整。
这可能不是很多“躺平”的企业想要的,但确实是国家和消费者所想看到的!
写在最后:
常看到有人说:离开华为这个世界照样转!
可是客观来看,无论是芯片还是操作系统,都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是我们必须要去突破和掌握的。正是因为华为,让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