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者?
随着中期选举即将落幕,民主党大概率要丢掉众议院,两院分裂已成定局,未来两年,拜登政府注定难逃“跛脚鸭”的命运。此种背景下,拜登上任以来一直推行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也将迎来激烈变化,这从拜登近期的几个重要出访行程中就可见一斑。
据《纽约时报》报道,拜登于11号出席了在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这次出访,拜登有两个重要目的。一是重申美国作为气候变化领导者的角色,并再次强调美国阻止全球发生灾难性变暖的承诺;二是为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气候协议道歉。
老莫认为,拜登的第一个目的,无非是想把美国包装成气候问题领域的“全球领袖”。但拜登并不打算让美国承担身为领袖的责任,而是要利用领袖的身份,对中国施加压力。
像报道就指出,这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并不是如何减少引发气候变化的碳排放,而是工业国应该向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穷国提供多少补偿。多年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直在阻止这类索赔呼声,担心这会使它们承担无限责任。毕竟,作为一个法律和实际问题,无论是计算损失和损害程度及赔偿金额,还是确定分摊比例,都是非常困难的。
但在本周,几个欧洲国家领导人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表示支持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并承诺向穷国提供现金,以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这给美国人造成了很大压力。
此外,由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出格行为,中国从8月起暂停了中美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包括气候联合行动。于是,各国外交官和气候活动人士就希望借着这次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机会,向美国施压,要求其设法取得中国的谅解,恢复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和最大碳排放国之间的气候合作。
然而,拜登既不想向穷国支付赔偿金,也不想对中国做出让步,那么怎么办?答案就是“光说不练”,只唱高调,但不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因此我们就看到,拜登虽然大张旗鼓地去了埃及,但总共只待了3个小时就走了,期间他发表演讲的时间更是只有23分钟,并且只字未提气候赔偿,而埃及气候大会的会期长达2周。
由此可见,拜登对气候问题其实并不重视,他只是想装出一副重视的样子,来给自己和美国的脸上贴金,避免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顺便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中国因台湾问题中断中美气候合作是“不负责任”。
美国与东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至于第二个目的,则很容易理解。民主党刚刚在中期选举中失利,支持传统能源的共和党即将主导众议院。此时,无论拜登做出多少气候承诺,都有可能在众议院表决时遭到共和党狙击。
那么为了避免共和党毁掉自己的重要政绩,拜登就希望以向各国道歉的方式,来将国际社会的压力导向共和党。他试图告诉其他国家:反对气候合作的是特朗普与共和党,有问题请找他们,不要将矛头指向我。
而除了这两个目的外,拜登其实还有第三个目的,那就是利用各国对气候议题的重视,恢复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从气候变化的领导者,变成所有领域、所有问题的领导者。比如11月12号,拜登刚刚结束了埃及气候大会的行程,又连夜乘飞机赶往柬埔寨金边,准备出席今年的东盟峰会。路透社在报道中指出,在“闪电般”参加完在埃及的全球气候大会后,拜登试图以“全球领袖”的身份莅临此次会议。
报道称,今年的东盟峰会将和东亚峰会一起举办,会议时间长达7天。除了东盟国家领导人之外,美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领导人也将出席峰会,并相互进行交流。预计这场会议将涉及很多棘手的热点问题,包括乌克兰战争、气候变化、中国台湾和南海,以及朝鲜半岛地区的紧张局势。
报道还表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于去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级别,而拜登此行的任务之一,就是将美国与东盟的关系也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级别,以弥补特朗普四年没有出席东亚峰会所遗留的影响力空白。
美国要想插手中国的“战略后院”
对此,老莫认为,从拜登在埃及气候大会和金边东盟峰会所停留的时间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对气候变化和对华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