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论坛实录做动画电影,技术到底有多重要
TUhjnbcbe - 2020/12/7 6:50:00

于洲:欢迎大家来参加第二届东布洲国际动画周暨第九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第一场论坛,关于动画技术。非常高兴请到了行业内的一些新老朋友。在座的观众们也都对动画有非常深厚的热爱,今天我们就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做一个交流和分享。先有请我们的嘉宾上台。

我们每个人先简短做一个自我介绍,谈技术,光靠说还是不行的,所以每个嘉宾都准备了一段视频,我们就按照顺序来。今天我们有非常专注于技术的公司,也有在动画、CG影视制作方面奋斗很多年的公司,也有从比较深厚的学术背景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新公司,大家聚在一起非常难得。我们就按照顺序,王璇这边先开始。

王璇:大家下午好,我是王璇,来自天工异彩。天工异彩其实是一个电影的制作公司。很荣幸收到于洲总的邀请,我们可能在今天下午的论坛,更多地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关于真人CG电影制作的经验,以及和动画电影制作经验的相同与不同,特别是从技术维度,这也是于总给我的一个任务。关于公司,因为一会儿有视频,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团队在华语电影部分的介绍,我这边不再赘述。

于洲:天工异彩14年,确实很多成绩,了不起。下一位是张心欣,是我们这里面唯一的博士。

张心欣:大家好,我是张心欣,我是一个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我们公司叫做泽森科工,是研发多物理耦合仿真计算系统的,我们公司地址在深圳。待会大家也会看到我们的相关视频,其实今天也是很有幸受到于老师的邀请,来认识那么多位前辈,我也是抛砖引玉。能够来这个会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些观点,是因为我们泽森科工研发人员,基本上是来自海归的博士,或者是国内的清华大学或者是中科大的少年班,这一类的专业人士。我们主要是专注于物理仿真计算程序的研发,我们很多人也都是有好莱坞的特效部门的工作背景。今天我可能带来一些我们在有关方面的所见所想,谢谢大家!

应嘉宾要求,视频暂不在网络公开

于洲:我知道这段视频是张心欣在飞机上才导出来,也是第一次公开发布,非常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动画电影和特效大片,能看到张心欣他们团队的贡献,谢谢。下一位是闫凯。

闫凯:大家好我是闫凯,我是追光动画的视效总监。追光最新一部动画电影《哪吒重生》,是我做特效总监期间完成的项目,这次也是跟大家分享我们在整个动画电影制作的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跟大家进行一些深入的交流,谢谢大家。

于洲:闫凯的经验也是非常多,无论是真人特效大片,还是动画电影,都有非常深入的经验。下一位王奶法,在这里面他们公司和张心欣公司两家技术性更强一些。

王奶法:大家好,我是厦门CGTEAMWORK的王奶法,我主要是偏技术一点,所以我更加专注在做信息行业的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大概有十多年左右;后面大概有七八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是在做CG行业的流程管理系统。我们正式成立团队是年左右,成立公司应该是年左右,然后才开始对外商业化。目前我们主要的研发产品是CGTEAMWORK,在同类产品当中占比应该是比较高的,主要服务客户有几大类,一个是动画,一个是影视后期,还有一些在线教育之类的,像字节跳动、好未来之类的,现在他们也在采用我们的系统,大概是这样。

于洲:我们看一下CGTEAMWORK的视频介绍。

王奶法:我先说明一下,看的时候忽略艺术层面。

于洲:非常精炼。下面请赵锐,赵锐虽然看着挺年轻的,但是他在上个世纪就投身到动画CG行业,应该是99年。

赵锐: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原力动画的赵锐,也是原力动画的创始人,就像刚才于总说的,我是99年创业,我本人是做技术的。我大学学的也是技术专业,所以进入这个行业,更多的是对于技术的痴迷和爱好,当然对艺术的爱好也是一样的,所以最后做了原力,到今天21年。今天的原力的影视部门,更多的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跟很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做CG动画电影、电视相关内容。所以,CG动画应该是我们公司最主要的业务之一。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做技术出身,所以公司可能也会被我带得更偏技术一些,也希望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对这方面的看法。

于洲:我们看下原力的视频。

赵锐:我们做的产品比较杂,做的东西也比较多,剪了一些片段。

于洲:非常燃,最后补放一个,刚才闫凯提到的追光的《哪吒重生》预告片。

大家的时间把握得不错。我刚注意到,今天在座嘉宾的公司,CGTEAMWORK和追光是7年,天工异彩14年,原力动画21年,张心欣是元年,碰巧都是7的倍数,很巧、很有意思。当然,无论是多少年,大家都对动画电影有很多的思考,很多的工作经验。所以我想在我们正式讨论的第一轮,请各位来讲故事。因为动画电影不就是讲故事吗,我想请你们讲一讲,在你们的经历中,感受到技术的价值或者推动力的故事。刚才在会前我们聊到,技术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或者说是没有清晰地被了解,所以我想请各位,可能花三四分钟,每个人讲一两个这样的故事。

闫凯:其实我对张心欣刚才展示的技术特别感兴趣,因为我们做《哪吒》的时候遇到很多仿真物理计算的问题,比如刚才我们看到画面里有大的瀑布、海浪、海水、海啸,这个东西我们作为艺术家来讲,看是好看,但是真正去演示出来,去用物理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个很难克服的点。在制作中,特效师包括我们也请了外部的人帮我们想,花了一年的制作周期把这个东西完成。但是,刚才看到心欣他们去演算海水,还是感觉我们有明显不足,人家真的是物理模拟出来的一个非常真实的海浪,我觉得我们后面可能还得去更多地跟技术引领公司、研发公司,去学习、借鉴,然后把我们整个的电影特效的质量再提高一大步,这也是我们后面希望能做到的。我觉得心欣老师可以从这个方面再多谈一些。

于洲:心欣的视频广告效果很好,放了一遍,马上有潜在客户。

张心欣:很感谢闫凯老师起了一个好头,正好他讲到了瀑布,实际上瀑布这个东西的效果之所以难,是因为在大水流的情况下流速很快,事实上空气阻力会对水流形成一定的阻力,把那些水打散,实际上是变成了一个个很小的水滴或者雾气。雾气的运动实际上和空气有一个相互对流的作用,它就会打旋,然后在打旋的情况下下来,和一个水柱往下走的视觉效果是差很多的。我以前的一个经历:我们研发一个瀑布的效果的流程是这样的,我们先知道这个瀑布的物理原理,然后我们就开始推公式,然后把这些原理和计算的方法集成到我们的结算器里面去。我们就发现,最后瀑布的视觉效果可以被几个有限的参数有效控制,像空气的阻力、旋度力的大小等参数。

其实到这一层面,都还只是研发,再往后一步,我认为才是真正的科技展现它暴力的时候。维塔是一家真正的影视科技企业。新西兰总共两台超级计算机都是在维塔,它们在15年的时候世界排名是排20的,排在前面都是中美大国的。我们把这个瀑布按照不同的参数同时提交个版本到超算上面去算,算出来哪个效果好就用哪个。中国有一句话,暴力出奇迹。事实上能不能出奇迹?其实是可以的,这也是我们想要在本土做的一件事情。

于洲:暴力出奇迹,确实非常明显,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故事。刚才奶法一直在低头思考。

王奶法:刚才论坛前于总说过皮克斯创始人的一句话,叫“艺术挑战技术,技术激发艺术”。其实我可能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CG动画严格来说是基于技术之上的艺术。为什么说这句话?我们可以去看很多的关键技术的变革,其实都会给一个行业带来冲击,甚至推动整个社会的变化。比如说蒸汽时代,是蒸汽机。再往下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再下一步可能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里面有两块是很重要的点,一块就是比方说未来的对图形、图象的识别,还有一些算法类的,像这样影响,可能你一开始感受不到,但是它其实是会慢慢渗透到各行各业。反过来,再看我们的动画行业,我们最早期的时候是在纸上画,然后无纸化,然后在手绘板,再到CG技术,原来我们可以做三维动画,从而诞生了影视后期行业。

所以我们再来反观这个问题,你说是艺术,如果没有这些基层的技术架构,实际上很多艺术是没有办法创造的。比方说人的头发大概10万根左右,怎么在动画里面模拟出来,实际上它就要用到毛发系统。又比如人的衣服,要模拟风吹动飘动的感觉,就要用到布料系统。我跟张博士在车上也聊到一个点,他导师的导师,以前是在航天航空,他们把那一块的纺织系统的技术,带到了影视特效领域,推动了好莱坞的纺织影视特效的发展。如果没有那些人,怎么推动这些技术的发展?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于洲:确实很多影视行业的技术,不是那种非常高精尖的技术,像航空航天、生命科学这些。实际上,我们看很多现在的应用,都可能是十几年前的一些论文成果,但现在来看,大的趋势是不断的应用推动,所以使我们动画的创作和制作,有了很多便利的可能性。就刚才心欣举的例子,两台超算跑个版本,这在以前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我们现在也是一样,比如渲染都是事后来看,差不多要等一两天的时间出来。现在逐渐实时渲染技术出来,就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给我们的创作者带来很多的便利。

王璇:延续刚才于总的问题,我自己个人和我所从事的职业,可能多少有点不太一样。为什么这么说?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我自己可能还是电影的科班出身,所以我自己当时所受的教育,还是比较笃信电影,首先是技术,其次是艺术。

但是工作以后,包括做公司以后,特别是在动画行业,我说是反过来的。我跟动画电影最早结缘是12年、13年,是因为《大圣归来》。当时制片人找到我,希望帮一个忙,其实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最后是DI的调光调色的环节。我们当时没有接触过动画电影,我说这样,我先看看你的东西,然后看了当时的原始动画制作素材,他当时遇到的困难比较大,主要还是预算方面,最后我是用了一个想象不到的价格给到他,决定要帮这个忙。我当时跟他讲,我觉得可能我们现在能帮到这部电影,我觉得更多的是做一些遮羞的工作,或者是比如说隐藏脸上的雀斑的工作,调色跟DI是干这个的,其他东西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样就跟中国动画电影做了一个结缘,没想到在当时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就这样,包括天工也好,我的公司也好,陆陆续续跟中国的动漫,包括动画产业一直延续(合作)下来。当时我们更多的还是拿一些做电影的经验,去帮助咱们动画电影技术上的不足,所以我讲用艺术补技术,可能用一些艺术化妆的手法,把我们真实质感不太好的处理掉。

这两年我说又反过来,我们可能更专注于帮助动画电影本身长足发展的技术。刚才几位聊的过程中,大家也可以看到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不同。刚才提到渲染能力的提升,张心欣博士找到一个痛点,就是解决中国动画行业的技术问题。另外包括物理计算部分,传统的特效公司或者是影视制作公司,如果要去为中国动漫助力的话,这两块其实都是我们达不到的,我们必须有这样的协力的伙伴,来帮助我们在真人电影制作经验上,继续推动进步。比如说明年大家可以看到追光的《哪吒重生》,很多制作就是从技术层面解决的,而不是10年前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做一些遮盖的化妆。

于洲:谢谢,最后赵锐来分享一下,你的经验比较多,故事也比较多。

赵锐:如果讲故事的话的确可以,因为我们时间比较久,故事比较多。我简单分享一下,我觉得其实对我们公司来讲,还是挺关键的,因为我发现技术不仅仅可以帮助艺术,其实技术可以创造一些商业机会。我们有一个真人项目《爵迹》,可能这个片口碑不是太好,当时找到我们的时候,因为我是技术控,我们想做不一样的东西,我就说要做就做写实,所以给导演看了很多东西,做了很多测试,最后大家决定把这部片子做成很写实的片。当然第一部可能写实度不够,观众还是有点不接受,但是的确给我们创造了很多的机会。我们利用第一部的机会,虽然我们的制作时间非常短,但是我们快速地做了一个我非常想要做的事,就是写实动画到底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今年我想应该可以看到我们的下一部《爵迹2》,但是这个两年前我们已经做完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上映,有可能大家不久后可以看到。

但是的确是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公司的整体技术又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也给我们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什么样的商业机会呢?我是一个非常期待实时流程的人,所以在大概四五年前我们在公司内部就说,我们希望用引擎来做东西,不要用传统的流程,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机会。我们的第一个机会是*的《全职高手》,是一个真人电视剧,找到我们说要做特效,我们就说预算有限,希望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全部在引擎里面来做,不用传统的CG流程。咱们的片方也是看到我们的预算好像很合理,而作为我们来讲,有一个机会完全做一个新的流程。所以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尝试新的技术,我觉得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其实我们现在公司在做的,也是我们长期对科技的一些执着。因为我非常喜欢写实动画的表演,所以我们通过《爵迹》建立了一套写实的控制方法。我们去年成立了一个新的业务部门,叫数字人行业应用事业部,它是把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人、超写实的数字人,不经过任何的动画师的处理,完全用人工智能和AI的方式,把它赋能到一些其他的行业。所以最后发现,在我们自己公司来讲,我还是比较自豪的,我算是兼任公司的CTO,在公司的发展路径当中,如果对科技真的是非常有想法,希望能够有一些新的东西,其实是可以给公司带来一些新的商业机会的,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感受。

于洲:谢谢赵锐,分享得非常好,我们对《爵迹2》非常期待,大家作为同行也是非常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坛实录做动画电影,技术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