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推送致力于
为学术小萌新科普核心期刊
为学术爱好者提供投稿方向
继上期推送
相信大家对三大核心以及国贸期刊已有所了解
本期特别为各位带来
期刊介绍直通车——语言篇!
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WebofScience在6月29日公布了年度SSCI期刊名单以及影响因子。从数量上看,年共收录本SSCI语言类期刊,今年上升到本,总体变化不大。
表1年度影响因子2.5以上语言学类期刊名单
(数据来源WOS)
以上期刊均为外文期刊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WebofScience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接下来要详细介绍的是——
论文语言与我们更适配的CSSCI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表2语言学CSSCI期刊名单及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
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
是首批进入“工程”名单的中国重点大学
拥有“一流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CSSCI中自然有我校主办的语言学类期刊啦~
各位SISUer可要好好了解一下呀
《外语界》
《外语界》是“全国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是专门反映以大学英语及英语专业为主的外语教学与科研最新成果和动态、探讨外语教学理论、交流外语教学与改革经验、评介外语教学与科研图书资料的综合性刊物。常设的栏目有:“外语教学”、“翻译教学”、“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国外外语教学”、“教材编写研究”、“学术会议综述”、“书刊评介”和“信息之窗”等。
《外语电化教学》
《外语电化教学》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主要面向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人员。旨在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与外语研究。
期刊重点探索以外语教育技术为背景的外语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即外语教学的本体研究,包括外语教学理论、视听说教学、媒体与外语教学、课件开发制作、口语、听力、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技术、语言教学网站的建设和语料库技术等栏目。
《外国语》
《外国语》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创刊于年11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文社科类核心刊物之一,是国内唯一一份被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简称MLA)收录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语言类刊物。主要刊载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方面的稿件,并不定期设有外语战略研究、文学研究、书评及会议综述栏目。
希望本期推送能为学术小萌新指明方向
心动不如行动
兢兢业业搞科研
踏踏实实搞学术
将来这些期刊上也会有你的名字呀!
参考
“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年愿景》指导下,推进各领域合作,维护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1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全面回顾近年来中国同东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关系具有的典范意义,明确提出了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4点倡议。
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中国和东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是互信、互谅、互利、互助的战略伙伴。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7年来,双方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济融合持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就分享抗疫经验,推进抗疫物资供应,合作研发疫苗,共同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达成诸多重要共识。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为主题,就是要深化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新形势下,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主席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4点倡议: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这4点倡议,充分展示了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经济发掘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开拓空间、为包括东盟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福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的大国担当。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展现出真诚的意愿,将采取一系列务实行动。中方愿同东盟一道,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设计和举办好明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活动,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中方愿同东盟各国加强协作,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实施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愿同东盟方携手努力,畅通贸易、促进投资,相互开放市场,推动双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中方愿同东盟各国携手合作,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策沟通协调,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数字丝绸之路”;中方愿同东盟开展公共卫生领域*策对话,加强信息分享和疫苗生产、研发、使用合作,将在疫苗投入使用后积极考虑东盟国家需求,为东盟抗疫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为东盟培养名卫生行*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建设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和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