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2/4 0:53:00
20万级的售价,50万级的配置,万级的油耗,究竟是哪个品牌的车才能有如此“越级”的用户口碑?没错,就是你想的一样。纳智捷在大陆市场可谓神一般存在,路上见得不多,网上冲浪却听不少。由于此前一些车型的油耗高、小问题多等缺点,纳智捷一度成为网友们日常调侃对象,例如“百公里三个加油站”、“加油站战略合作伙伴”等,于是近年来该品牌的存在感基本是靠着网友们在维持。不过,广大网友可能很快就会感到寂寞了,因为有消息显示,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于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申请进入破产清算流程,这意味着纳智捷品牌很可能会退出市场,准确来说是大陆市场。而根据当地媒体的消息,裕隆集团已和东风集团达成共识,让纳智捷品牌退出大陆,目前正在商讨产品售后等问题。至于最终结果其实仍需等待官方公布,但就现在来看是“凶多吉少”了。退出大陆市场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缩减开支,促进转型,简明概括就是品牌销量不佳,据裕隆集团年财报显示,该企业税后亏损就高达58.86亿人民币。事实上相比于整个裕隆集团,纳智捷也还算一个年轻的品牌,毕竟距离东风裕隆在年推出首款车型至今也不足10年,而回顾东风裕隆这些年来的走势,其实也并非一直处于低迷。年裕隆集团和东风集团正式合资成立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后,很快在年推出了首款车型——纳智捷大7SUV,该车可以说是纳智捷在大陆市场的“成名作”,在它的带领下年东风裕隆就实现了盈利,同时也让更多认认识到纳智捷。自此,赶上国内SUV热潮的纳智捷销量一路高走,在年该企业总销量甚至达到辆,同比上涨15.54%,完成了6万辆的初始目标。随后,意气焕发的裕隆集团更是找到了周杰伦做代言人,并于年相继推出大7MPV和全新锐3等车型。不过这番投入并没有成功转化收获,年东风裕隆销量仅为4万辆,而往后几年间销量还一直下跌,到了年更是受疫情影响,该品牌1-5月销量仅有43辆,同比下滑92.5%,纳智捷真的不行了?回顾裕隆集团的造车历史就能发现,纳智捷品牌其实来之不易。最初裕隆汽车以“裕隆机械制造公司”为起点,其诞生是响应“发动机救台湾”的号召,所以裕隆是台湾制造汽车的先河。当然了,由于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裕隆汽车在技术方面同样是落后,因此仍在蹒跚学步阶段的它自然而然也从自研走上了合资道路,主要想通过市场换技术,而日产汽车就是让裕隆汽车往前跑的品牌。随后在年,裕隆汽车正式更名为“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不过两者合作下的“处女座”就差点让裕隆汽车陷入困境,因为资源的缺乏首款合资车型裕隆青鸟仅能在台湾通过CDK的方式组装,导致了车型售价和进口车不相上下,市场竞争力不足,后来多亏了出租车公司大批买下青鸟才让裕隆汽车脱险。成功活过来的裕隆汽车在年-年可谓飞速发展,这期间最有意义的可以说是建立了玻璃、座椅、传动轴等汽车零件工厂,为往后的造车之路埋下伏笔。然而不幸的是同在年,被称为“台湾汽车工业第一人”的严庆玲患病去世,于是她的丈夫吴舜文便担起了裕隆集团。后来,吴舜文为了实现中国造车自出汽车的心愿,在股东日产方极力反对的情况下,毅然推出属于自己的自主品牌。而回顾整个发展过程,前前后后裕隆汽车经历过:推出自主生产的“飞羚”系列车型;与“国产汽车”、“东风汽车”、“通用集团”等建立合作关系。可谓一直徘徊于合资与自主发展之间。而我们如今知晓的纳智捷,其实是年才有的事儿。进入21世纪后汽车市场保有量逐渐温和,同时全球经济萎靡也让台湾汽车销量不振。此时,裕隆汽车再次意识到必须要重新推出自主品牌来救市,所以在年成立了纳智捷LUXGEN汽车公司,研发和销售新的自主产品。不久之后的年裕隆和东风再度牵手,双方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并将LUXGEN品牌引进内地,东风集团决定沿用“纳智捷”之名。而东风裕隆汽车公司首款车型战略则是看重了国内逐渐兴起的SUV市场,因此在年推出了纳智捷大7SUV,其售价区间为18.8-26.9万元,有意思的是,该车的售价刚好夹在了自主品牌SUV与合资品牌SUV之间。大尺寸、四驱、SUV、涡轮增压这些当时车市时髦的关键词,都让大7SUV迅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