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能链集团完成1亿美元战略融资创创喜报
TUhjnbcbe - 2021/3/2 19:28:00
初期白癜风能控制吗 http://pf.39.net/bdfyy/zjft/150221/4580653

这是长江创创的第篇推送,

文末点个,让我知道你在看。

创创喜报!能链集团宣布完成1亿美元战略融资,招银国际领投,洪泰基金旗下国调洪泰等跟投,老股东愉悦资本、蔚来资本继续追加投资。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能链CEO王阳是长江创创同学(知春学堂智创首期班)。

能链成立于年,是中国领先的能源物联网EIoT及能源新零售平台,覆盖油、电、氢、气多能源品类,打通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重构能源生态。业务覆盖城,旗下有团油、快电、能链云、能链物流、能链综合能源港、智电六大产品,合作伙伴有壳牌、特来电、嘀嗒出行、建设银行等大型企业,同时为数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实体经济、降本增效。

在王阳看来,能源是汽车和出行行业的底层。过去十年是解构再重构,进而回到商业本质的十年。随着能源行业的市场化放开,能链在做的,就是让能源消费数字化,让能源回归零售本质。

未来出行行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行能源行业应如何应对?一起看王阳在36氪“WISE大会”上的分享实录。

以下为王阳发言实录(略有删减):

能链是一家能源产业互联网公司,在全国连接了2.2万座加油站,50万根充电桩。

能源是汽车和出行行业的底层。但是中国的出行市场还处在非常分散、传统和原始的状态,能链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手段,把加油站、充电桩和汽车、用户连接起来,一直打通到上游的炼厂,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数字化。

数字化让能源回归零售本质

过去十年,商业社会是一个解构再重构,最终回归到商业本质的过程。

过去的十年是全面数字化的十年,给每一个人、每一笔交易贴上了标签,获取了用户的消费数据,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解构;之后,又用互联网、AI的方式,将这些被拆成字节的数据进行重构,进而更精准的满足用户需求,最终回归商业本质。

未来十年,将是数据发挥价值,数据就是世界本身的十年。数据本身就能创造价值,创造业务。

以能源行业为例,首先是市场化,随着国家对能源行业各项*策的松绑,能源行业迎来数字化的风口,传统的能源行业正回归零售的本质。

中国有12万座加油站,但很多人以为中石化和中石油的加油站比例在70%甚至90%,但实际上,这12万座加油站当中,两桶油加起来只有5万座,占了不到50%。

市场的放开,把行业的“大黑盒子”打开了,年国家放开了原油进口权;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放开了外商投资加油站的限制,壳牌、道达尔这些企业可以来中国独资建油站;年商务部又废除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各个市场主体都可以做成品油的贸易了。

市场的放开,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成品油的消费市场;而能源数字化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互联网行业正呈现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中国13亿移动互联网用户,他们的时间已经成为最稀缺资源,消费互联网通过信息获取、娱乐等方式占据了用户大量时间,如果单纯做消费互联网,已经没有前途。现在的产业互联网,就是深入到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开拓更多增量。

数字化的发展,出现了能链团油这样的平台,帮助加油站进行数字化的升级。通过数字化对这个市场进行解构,获取了能源消费的数据;此后,依托能链的算法把这些数据进行重组,进行了一次重构,实现商户分级、用户分级,并完成精准匹配;同时我们又用数字化的方式,连接了百度地图、哈啰、仙豆等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精准的一站式的服务。

出行行业将无限细分

中国的出行行业,未来会有非常多的分层。

·最顶端的是用户运营层,这是出行服务的触点。用户运营层不会有那么多的玩家,可能就剩下滴滴、高德这样的大流量主。

·第二层是订单的撮合层,把用户跟车、跟出行服务,撮合到一起,这依然是巨头才能玩的起的。

·第三层是司机管理层,中国有非常大量的车管公司,所以不会一家独大。

·第四层是车辆运营层,这个层级的格局是非常分散的,因为需要落地服务,不仅要把车造出来,还需要参与到车辆运营。

·第五层就是车辆制造层,把车生产出来,给司机、用户、订单和车辆运营层去用。

·再往后就是车后服务,以及为车生活提供能源基础的服务。能链做的就是加油充电这样的底层能源补给服务,不管汽车行业、出行行业发展到什么水平,加油、充电、加氢、换电、加气,能源的底层服务,都是必须的。

行业未来将呈现无限细分的状态,融合到一起又是一个整体的服务。未来出行行业,会从原来自己买车出行,或者叫一辆出租车,变成更加精细的分工的行业,包括用户、订单、司机,到车辆运营,车辆生产,车后服务,底层的能源补给和最底层的高精地图等大数据服务。

制造业和服务业无缝融合

未来汽车出行行业将是以“服务”为内核的大生态,制造业只是中间最基础的环节。未来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将无缝连接。

制造还是制造,但是跟过去的制造完全不一样,滴滴也在出自己定制的汽车,但制造汽车是为服务客户。

能链给车辆提供能源补给解决方案,也属于服务业。未来所有的行业都是要满足人的某一项需求,制造业和服务业将会是无缝链接,完全融合的关系。

未来的汽车主机厂只做技术创新,不向其他层做转化,那很有可能就变成代工厂了,只能来生产汽车,给别人提供硬件,但是不能够参与到出行服务。在整个产业链当中,分到的利润就会变薄。

模式创新跟科技创新是分不开的

最近网上有评论说马斯克在搞火箭,而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却抢着卖菜。其实,模式创新跟科技创新是分不开的。

硬科技和软科技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相成就。技术创新服务于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反过来推动技术的创新。模式类创新公司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纯技术类公司也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

能链表面上是模式创新的公司,一边连加油站,另一边连用户,但背后需要非常巨大的技术投入。比如加油站的加油机、加油枪的物联网,加油站里的智能硬件等。

再比如,我们跟百度车联网、华为车联网、阿里斑马、仙豆、腾讯车联一起做的车辆能源管理的解决方案。

能链每天跟2.2万座加油站、50万根充电桩,跟用户做实时的数据联通。基于这些数据,我们为用户推荐更适合的加油站、更适合的充电桩,背后既有能源物联网的技术,也需要大数据的分析。

可以说,所有公司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不能说搞火箭、做智能硬件的公司一定有多高级,做商业模式的公司因为没有硬科技的投入,就要被鄙视。不管是硬科技还是软科技,还是商业模式创新,大家都是连接在一起的。

未来没有哪一个硬件是纯粹的硬件,汽车主机厂要把车变成智能硬件,也要做车的生活方式、车后服务等等。未来谁只做硬件,不做商业模式的连接,或者只做商业模式的连接,不跟物联网做连接,不去做技术投入,一定是不行的。

只有数字化才能发现真正的需求

出行能源行业中,很多用户的需求没有被发现。

中国的车主群体非常两极化,中国4亿车主中,有万是商用车主,车是他们的生存工具。这些群体的需求跟私家车完全不一样。

很多人是“庙堂之高,不知拼多多之远。”拼多多为什么不被理解,因为许多高端人群都不是他的目标客户,没有感觉到那么多人在用拼多多。

加油市场也是一样的,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元以下的有6亿人,元以下的有9亿人。我们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但油价比美国更贵,中国不存在完全对价格不敏感的车主。

只有用数字化的方式,才能够把消费人群做进一步的细分,进而满足不同的需求。先做用户的分级,基于用户的分级做价格的分级、服务的分级。

这个行业没有被数字化的时候,大家买东西时的品牌选择和服务选择会非常趋同,有了数字化,品牌商、服务商就可以根据每个用户身上的标签,挖掘真实的需求。

只有靠数字化,才能够发现人们最底层、最心底而没有讲出来的需求。

大家刷抖音的时候,是刷已经

1
查看完整版本: 能链集团完成1亿美元战略融资创创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