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的今天,各方都在寻找开放与合作的新力量。而近些年蓬勃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在不知不觉间通过与金融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架起促进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的新桥梁。
这样的变化,已经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逐渐显现。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商贸往来有着巨大的需求,装备进出口、金融服务、跨境贸易等领域都是国际合作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识别、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
其中,金融科技的应用最引人注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的金融服务变得更加智能、便捷、高效:通过对用户的大数据分析,开展精准的商业营销与客户管理,降低获客成本,提升风控质量,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日益成为共识的今天,此类变化正在朝着这一方向演进。打通底层数据、建设技术合作平台、共建国际服务网站、服务国际投融资项目,金融科技正以细致入微的行动力量,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提供更高维度的支持和保障。
技术溢出
连接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
如果把“一带一路”放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长远的发展愿景中考量,金融业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提升金融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水平,是当下对科技手段更为现实的需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助力“一带一路”地区实现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技术对于推动实现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至关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相对于在发达经济体更多采用的研发中心和孵化器等方式,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所采用的直接技术咨询服务、合作生产、技术援助等技术溢出方式更为适用。
技术溢出,而不是传统的货物或资金溢出,正成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合作与建设中新的特点。过去两年,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科技在便利本国居民以外,也探索出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技术出海模式,在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沿路国家和地区拓展更多可能。
例如,蚂蚁金服通过输出安全风控、数据分析等移动支付基础技术,已经先后与印度、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的合作伙伴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当地版支付宝。腾讯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