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掌握这3个中英文通用阅读策略,秒变故事大
TUhjnbcbe - 2021/5/10 22:11:00
北京青春痘网上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

母亲节要到了,做超人妈妈/完美妈妈还是刚刚好的60分妈妈?纠结不?

单说亲子阅读这件事,有妈妈就焦虑,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干脆没时间,我还算好妈妈吗?

其实,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一根手指头的力量就能点石成金。听着小宝宝奶声奶气地撒娇耍赖外加“讨价还价”地说:“妈妈,再读一本嘛......5本,不,4本.....麻麻你最好了,给我读书,你最漂亮了~有没有心里美美滴?”

就连我儿子这种11岁的大男孩,我昨天“采访”他,你对妈妈哪里满意哪里不满意,他说:“满意的是你和我读书,总能给我“暗中的力量”(在你旁边读就行);不满意的地方,可不可以再多陪啊?”

什么是完美妈妈?是孩子心中的完美还是社会意义的完美?孩子心目中的完美妈妈什么样?我想和大家一起通过《我妈妈》这本书,一起来探寻,妈妈这个身份的真谛。

阅读策略入门1

链接(MakeConnections)

阅读策略这件事,最初引起我注意是安妮在加拿大上2年级,有一天拿回家一张作业纸叫ConnectingStories。就是把书中的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写(画)出来。Connecting这个词,可以叫联系、联结、联想到,但到目前为止,我更想称之为“链接”。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在琢磨,我们的语文课和北美阅读课到底有啥不一样。这些方式为啥我们小时候没有学过?这个时候有一个词进入到我的视野,就是阅读策略(ReadingStrategy)。后来我就边研究边实践,发现阅读策略不但能够增强理解力,提高思维能力,对于入门期对绘本不感兴趣甚至排斥的孩子都有神奇“疗效”。而且我们会发现,越是小宝宝,读绘本的时候“代入感”越强,其实就是自发地在进行“链接”了。

比如《我妈妈》这本书:

看到封面知道标题,是不是(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会产生“链接”--我妈妈?是这样吗?我听有的麻麻说,宝宝不喜欢这本书,有的宝宝说,这不像妈妈,像姥姥,是不是就是链接的结果呢?

链接(MakeConnections)这个阅读策略专业的分类有三层:

?文本与自身链接(ConnectTexttoSelf)?文本与文本链接(ConnectTexttoText)?文本与世界链接(ConnectTexttoWorld)

与自身链接适合所有入门级的孩子,与文本链接其实是调取过去的阅读经验和积累,这也是提高阅读理解最有效的方式。而和社会事件链接可以对于年龄和阅读能力更强的孩子,阅读最终是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并改变,这也是教育的更高目标。不过除此之外,就像安妮2年级的时候做的,联系到单词了,又有何不可?只要他有兴趣有探究世界的欲望就好啊!

知道了什么是链接,那具体怎么用呢?安妮加拿大的老师给的方式是,先把双手握拳碰在一起,做出“链接”的样子,再说出来具体链接是什么。

妈妈们,和宝宝做好准备啦,接下来我们就看,哪些内容我们自己可以有链接,哪些内容宝宝可以有链接。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两个人在看:一个是我自己,看画面,自己想到的事情就会闪现出来;同时脑子里会想“他”的反应,有时候就会会心一笑。我想的是,在我和孩子的关系中,他最喜欢(享受)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要“摸”孩子的脉。

这本书里面的妈妈有很多面,能烤蛋糕,演杂技,能力大无比;能舒服的像沙发,能吼的像狮子,能温柔的像猫咪,能美的像仙女....

那我第一眼抓住的就是沙发--我知道这一定是他最有“感”的地方,他一直喜欢的就是软软的妈妈。然后我觉得还会有一个地方就是狮子--其实是我想知道妈妈的“凶”在他心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觉得受伤吗?觉得妈妈不好吗?第三个点是烤蛋糕--在加拿大的时候经常做,回国之后曾经想再做起来,买了2年的“料”都过期了,看到这里,他会怎么想?遗憾?抱怨?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提前“备课”,那就直接读,边看边想,并且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阅读策略入门2

有声思维(ThinkAloud)

ThinkAloud其实说的是,把你想到的说出来,目的就是要别人看到你是怎么读图、怎么思考的,可以理解成给孩子做一个样板,让孩子明白原来可以这样做。比如当我看到封面的时候我会说,妈妈这衣服好看吗?这么花--这里不是为了得到好不好看的答案,而是通过ThinkAloud自言自语地把我看到的内容表达出来,引起孩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掌握这3个中英文通用阅读策略,秒变故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