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介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简称:遗传发育所),面向中国农业和人口健康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生命科学前沿,重点开展基因组结构与调控规律、重大疾病分子机理、品种分子设计、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前沿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揭示水稻、小麦等基因组表达调控规律、阐明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和建立新的品种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为解决遗传与发育生物学领域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做贡献。
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一系列适合微生物组研究的技术发展,同时也积累了海量数据。然而,微生物组数据分析过程复杂、分析工具种类繁多,这限制了广大研究者进入该领域。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白洋研究组受ProteinCell(IF:14.87)编辑部邀请,撰写微生物组数据分析方法综述。该综述概述了微生物组常用测序技术——扩增子和宏基因组等方法的优缺点,推荐了常用软件、分析流程和数据库,以便研究者选择适合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微生物组下游分析的统计和可视化方法,包括多样性、物种组成、差异比对、相关、网络、机器学习、进化、来源追溯等方法(图)。最后介绍了可重复分析推荐方案,希望本文有助于同行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高效地数据分析方法,进而有效地挖掘数据背后的生物学意义。
微生物组数据分析的常用可视化方案
作者与基金项目
该项研究成果于年5月正式发表于ProteinCell杂志(DOI:10./s---8)。遗传发育所刘永鑫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秦媛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同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永鑫高级工程师和白洋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卢美萍教授、钱旭波博士,白洋组郭晓璇博士后参与了此项目。相关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