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前华为高管空降,阿里云能学来华为真传吗
TUhjnbcbe - 2022/12/7 23:52:00

作者

李水青

编辑

心缘

作为中国云计算第一大厂,阿里云的“华为味”越来越重了!

今年3月,阿里云挖来前华为高管蔡英华一统阿里云大销售。作为20年在华为历任大区总裁、中国区*企业务总裁等职务的老将,蔡英华入职后就烧了“三把火”:

一是密集换将,他要在此基础上让阿里云18大行业线和16大战区这个沙盘联动起来。

二是亲自接手生态,他提出“被集成”和让利生态的策略。蔡英华在此前的工作中非常擅长生态、渠道的打造。

三是单拎出来解决方案部门,由他亲自接手。蔡英华也曾是华为云的区域解决方案部长。

实际上,在一年前的年5月,阿里云就罕见地将销售体系重构,建立了18个行业部门、16个地区战区。这在当时,就被业界认为学习华为等ICT企业的打法,尽管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对此并不太承认。

今年,在阿里云刚刚发布了“看似大涨,实则勉强”的财报成绩单后,一场人事变动就立马来了。华为的阵型、华为的人、华为的打法,不过卖的还是阿里云自己的独门技术和产品。

当下,无论是国内外云厂商,还是国内的互联网云厂和国资云,都在展开更激烈竞争。随之而来的一年,无疑是决定阿里云命运走向的关键时刻。

▲调整后的阿里云销售体系架构(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一、蔡英华上任的三把火,“华为味”十足

今年3月,阿里云迎来了新任全球销售总裁,蔡英华。这位原华为中国*企业务总裁并不是接替了谁的职位,而是将原本阿里云总裁张建锋手中的各大销售线接来统管,直接向张汇报。一上任,蔡英华就在4月陆续开展了多场大规模内部战略会。

业内人士透露,蔡英华传递出三条作战策略:

1、联动16大战区和18大行业,释放组织生产力。

高管变动先行。首先,阿里云中国区将由*海清担任负责人,总管16个区域销售。*海清曾任职于IBM、Oracle、腾讯云等公司,于年加入阿里云。前阿里云中国区原总裁任庚已于4月离职。

业内人士称,*海清在被任命后于内部会议中强调了一个重点:那就是“提高自研产品的销售占比”。其他头部玩家如腾讯云今年也是这个策略,主要目的是通过业务收敛降低虚耗、提高销售质量。

以智慧城市这类方案为例,云厂商们往往既需要购入交换机、大屏幕、摄像头、智能灯杆等硬件,还要考虑施工等琐碎问题,这就使得成本投入大大提高,但实际上核心产品的销售可能仅占一小部分。从今年开始,云大厂们的边界会更加明确划定在云服务产品。

再来看看18个行业部门层面,蔡英华对负责人行业线划分进行了微调。

一方面,泛*府相关的6大行业线交由阿里副总裁许诗*管理,许诗*此前是数字*府条线的总经理;云计算市场的基础盘互联网业务和新金融行业,继续由阿里副总裁、阿里云新金融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刘伟光负责。另一方面,其他包括电力、零售、汽车、制造等在内的行业线暂由蔡英华亲自接管,行业线负责人直接向他汇报。

阿里云在年5月前后改组设立18个行业部门、16个地区战区。一年后的今天,随着蔡英华的上任,其行业和地区阵型管理架构随之调整,阿里云做好了“扛枪打仗”的准备。

▲阿里云覆盖行业拓展情况(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换上得力人手之后,蔡英华如何让地区和行业合纵连横?这就有了下面第二条策略:

2、给生态让利,落实“被集成”战略。

这里的生态,主要是指区域销售及行业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重点是在“被集成”和“让利”两大关键词。

蔡英华将直接管理阿里云生态发展部及销售运营部,可见其重视程度。此前该部门是由阿里云销售管理与生态发展部总经理郭继*管理,但目前郭继*已在走离职流程。蔡英华在华为云时就强调“被集成”策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大项目看起来不署华为名,华为却是幕后赢家。

我们知道,区域销售生态中有各类硬件商、云服务商、集成商等多种专业角色。可以预测,阿里云将会进一步退出集成总包的竞争,转而被三大运营商以及各地具有基础设施能力、资源协调力的总包商“集成”,扮演好分包商角色。

既然定位分包商角色,阿里云自然要向上线集成商等伙伴“让利”。

也就是说,我们在不久之后可能明显看到阿里云拿到的很多项目金额量变小。不过,实际上质量是提升了,因为核心自研产品的占比会增大。对于阿里云一线销售来说,关系疏通和方案交付无疑会更顺畅。

当确定“被集成”后,蔡英华紧接着第三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华为高管空降,阿里云能学来华为真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