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生态系统的构建、价值的创造与分享、生态系统的治理已成为现代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
*卫伟
作者《管理*策》
来源
未来的竞争是商业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从产品竞争到标准竞争再到商业生态圈的竞争,这是一个对竞争影响因素的视角不断拓宽的过程,是对竞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竞争趋向更大规模合作的过程。
1
商业生态系统日益成为竞争的焦点
商业生态系统概念是从生物生态系统概念引申而来的。
穆尔(J.F.Moore)最早提出商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他认为:“对大多数公司而言,唯一真正可持续的优势来自竞争中的创新。而创新企业不能在真空中发展,它们必须吸引各种各样的资源,吸引资本、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来创建合作网络。”
穆尔主张:“为了将系统的方法扩展到战略,我建议不要将公司视为单一行业的成员,而应将其视为跨多个行业的商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穆尔接着指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就像生物生态系统一样,从一个随机的元素集合逐渐过渡到一个更有组织的社区。
商业生态系统是由资本、客户兴趣和创新所产生的人才的原始旋涡凝聚而成的,就像成功的物种源自阳光、水和土壤养分等自然资源一样。”穆尔进一步指出:“从表面上看,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是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战斗。但在表面之下,这些新的竞争是关于谁将领导未来的斗争。”
商业生态系统除具有生物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即具有大量的松散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相互依赖、各物种的繁衍生息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存在核心物种的特征外,还具有创新功能、成员的流动性,以及智能等特征。
对于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企业,《共赢》作者扬西蒂和莱维恩将其概括性地分为三类,即网络核心型企业、支配主宰型企业和缝隙型企业。由于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久性和生产力,两位作者提出三个度量指标,即生产率、鲁棒性和缝隙市场创造力。其中,生产率主要是指要素生产率和创新能力及产出;鲁棒性主要是指存活率、投资回报率和生态系统结构的持续性;缝隙市场创造力主要是指企业多样性和产品及技术的多样性。生态系统越具有多样性,缝隙市场就越多,也就越能够吸引更多的缝隙型企业加入。
在专注于发展商业生态系统,以健康的生态系统充分连接、渗透、广泛服务于消费者和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并使自身获得优异的绩效和快速的成长方面,腾讯公司应当是代表性企业之一。成立于年的腾讯(Tencent),从最初推出QQ开始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扩张,到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