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伙伴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沈阳重磅撕去旧标签,迎接新机遇澎湃
TUhjnbcbe - 2023/1/24 22:36:00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liangssw.com/bozhu/11430.html
                            

来源:证券时报网

於铄盛京,维沈之阳。大山广川,作观万方……

沈阳地铁一号线中街站内镌刻的《盛京赋》,描写盛京物产之丰富、人才之鼎盛,作者乾隆,于年赴盛京(沈阳)拜祭祖陵时所作,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篇由皇帝撰写的城市赋。

年是沈阳历史的转折点,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清太宗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并于年在此称帝,建国号大清。沈阳亦从小小的*事卫所一跃变为清代两京之一的盛京皇城,逐步发展为东北的中心城市。新中国建立后,沈阳作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共和国长子”,辉煌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

刘宇平/摄

但近年来,沈阳是失落的,经济增速下滑,营商环境评价不佳,媒体时有唱衰。直到今年,沈阳在舆论场上才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

近日,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巡礼”采访团走进沈阳,走访当地*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证券中介机构、企业等,试图探寻一个真实的沈阳。

打破旧标签

“现在投资一定要过山海关,谁过谁赢,谁不过谁后悔”。今年10月,许家印在东北考察时如此说,他也身体力行,恒大集团6月份宣布将投资亿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个标签,在数据上来看已经不成立了。”在沈阳采访中,多次听到这样的表述。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沈阳生产总值已连续7个季度增速保持在4%以上。1-10月,沈阳市新签约超亿元大项目个;超亿元新落地项目个,较去年同比增长.1%,宝马、恒大、万达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沈投资。1-10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35.8%,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48.9%。截至10月底,沈阳市亿元以上开复工项目个,同比增长26.4%,总投资亿元,完成项目投资亿元。其中:续建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完成项目投资亿元;新建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完成项目投资亿元。

在金融市场,辽宁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以私募基金为例,截至年3季度末,全国私募基金竞相投资辽宁省企业,共有在投项目个、在投本金亿元。也就是说,平均有1个项目可获得1亿左右的投资。

“这个数据,说实话,我们也很惊喜。只要有投资价值,不论在什么地方,资本都会义无反顾地光顾。而且不光是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方,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所以我想,东北的企业确确实实是有吸引力的。”辽宁证监局局长柳磊表示。

重塑营商环境

“我就随口一说咱公司同事停车挺费劲的,这个问题*府能给解决不?结果*府同志挺上心,帮我们去周围到处了解停车信息,并及时反馈。这事让我意识到,沈阳*府人员的服务意识真的不一样了。”在沈阳市三好街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李先生向记者表示。

李先生所说的*府同志,指的是沈阳“万人进万企”进驻企业的*府人员。从去年底开始,作为*府打造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沈阳市“万人进万企”主题活动全面展开。该主题活动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组织动员全市各级机关干部深入企业,送*策、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每名联系企业的机关干部是企业诉求建议办理的第一责任人,按照谁联系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一直以来,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饱受诟病,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强调推进东北振兴“六项重点工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诚信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整治*府失信问题,是沈阳市打造营商环境的另一个重点。沈阳市*府承诺两年时间偿还市区两级拖欠民企债务(合计.33亿元),1-10月已偿还60.09亿元,进度56.5%,超过计划进度。企业认为*府的决定是务实的,两年时间也比较可信。

近年来,沈阳坚持把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振兴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累计出台余个*策性制度性文件,形成了系统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策体系。为真正了解企业和群众对沈阳营商环境改善的真实感受,切实解决优化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沈阳持续推出“企业评、群众议”调查问卷,最新结果显示营商环境满意度达到95%。

金融服务实体

“我们通过使用期货工具省了万。”在第二届产业企业风险管理上,禾丰牧业董事长金卫东在演讲中高兴地表示。“刚开始确实我们动力不足,觉得自己是东北行业老大,又最懂价格,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价格。但其实我们能控制的很有限,大豆价格的涨跌就不由我控制,也许我能控制我的产品卖价,但是产品价格的弹性是有限的,而原料的风险几乎是无限的。”

减少的损失其实就相当于企业增加的利润,万的利润,如果按照一定的投入产出比来计算,将是一笔数以亿计的投资,这是金融服务实业的典型案例。

“麦当劳进入中国近30年,价格始终没有脱离初始定位,很大原因是他们对面粉、糖、鸡蛋、肉等原材料全方位进行了风险管理,风险通过市场消化掉,不转嫁给消费者。但你看我们北方有的城市,煤价一涨,采暖费就涨,因为他没有做风险管理,其实是有这个条件的,煤本身就是一个主流的期货品种。”辽宁证监局局长柳磊表示,辽宁是工业和农业大省,风险敞口始终存在,但辽宁很多企业对期货工具不了解,对期货市场有误解,对期货行业有距离感。为此,要从观念意识着手,帮助企业了解经营管理活动与期货市场的关联性,找到利用期货市场实现发展目标的切入点。同时,帮助地方*府部门加深对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理解。为此,辽宁证监局组织了多场培训,邀请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专家和期货机构的业内人士授课,再加上举办一年一度的风险大会,取得了积极成效。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给企业提供了多层次的服务。“我们这有一家挂牌企业,在竞标时,招标人因为它是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的挂牌企业,更受认可,于是中标了。不久后有一家传媒公司,想在沈阳收购一个公司,登陆辽股交的网站选标的,又看上了这家企业,基于它的挂牌身份,信任度高,两个公司一拍即合,由谈收购变成了合资合作,现在已经成功在沈阳开了两家影院,一家汽车网上销量公司。”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王旭女士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挂牌企业的经历。

目前,这家传媒公司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更新后的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上市。

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是辽宁省中小企业规范培育的园地,截至年10月,有余家会员机构积极参与辽宁股权市场,家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及展示。在全国34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数量排第10,融资额列全国第5,成为沈阳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培训了0多家企业,筛选了家优质企业,目前我市上市后备企业库企业99家,基本涵盖了沈阳市现有的较有发展前景、具备发展潜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沈阳市科技企业基本上属于硬科技企业,管理层大多是技术背景出身,不是贸易型商人出身,不擅长包装企业,但都有一技之长。而科创板实行硬科技企业优先的*策,比较契合沈阳企业的特点。我们有信心未来几年在企业上市这一块取得较好的成绩。”沈阳金融局局长项洪峰表示。

信心对于当下的沈阳来说,堪比*金。在此行采访中,一些对于东北、沈阳的固有标签被逐渐打破。沈阳当地人对记者称,沈阳不是完美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应该看到积极变化的一面,看到当地积极作为的一面,而不应仅仅只是一个“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刻板印象,就抹杀了沈阳所有的努力。

“‘两多一少’是我的使命”——专访沈阳市副市长彭肇文

“‘两多一少’是我来沈阳开展金融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沈阳金融人的使命。即让沈阳的钱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多,同时也减少沈阳的金融投资风险”。沈阳市副市长彭肇文如此表示。

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德国宝马、法国雷诺、日本欧力士、美国英特尔等先后在辽宁扩大投资;华为、腾讯、京东、恒大、华润、万达等先后与辽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众所周知,资本流向的是最有活力及前景的地方,资本的涌动正是地区经济活力的体现。

为何资本争相涌入沈阳?沈阳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巡礼”采访团走进沈阳,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王冰洋专访了彭肇文。

沈阳市副市长彭肇文(左)和证券时报社副总编辑王冰洋(右)刘宇平/摄

沈阳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王冰洋:请您以数据来介绍沈阳经济的一些总体情况。

彭肇文: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沈阳生产总值连续7个季度增速保持在4%以上。

1-10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

1-10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35.8%,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到48.9%。

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到83.27万户,增长11.4%,宝马(30亿欧元)、恒大(亿元)、万达(亿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在沈投资。

解决拖欠企业工程款和招商承诺不兑现问题,1-10月份已偿还99.2亿元。

全市国有企业混改率由年的20%提高到54.8%。

宝马新工厂项目从签署框架协议到开工仅用天,是国务院7个重大外资项目中推进最快、开工最早的样板项目。

截至10月底,沈阳市亿元以上开复工项目个,同比增长26.4%。

华晨宝马建成全球首个5G汽车工厂。

推进*民深度融合,全市民参*企业达到家。

三一重装、沈鼓集团等7户企业成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禾丰牧业、伊利乳业、沈阳大陆激光等11户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支持新松机器人、何氏眼科等企业海外并购,1-10月份全市新批企业境外投资项目17个。

京沈对口合作,推进落实合作项目个,实际完成投资亿元。

……

这些数据表明,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沈阳市场活力得到激发,“投资正过山海关!投资涌进沈阳城!”

力求“两多一少”激活沈阳金融

王冰洋:“两多一少”是您来沈阳的初心和使命,具体如何实现呢?

彭肇文: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帮助企业引进股权投资,撬动银行信贷,引导企业发行债券,最后推动硬科技企业挂牌上市,走向资本市场。实现对硬科技企业在股权投资、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资本市场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这里重点说一下如何撬动银行信贷、打通货币*策“最后一公里”的探索和实践。

基本做法是探索创新推出“1+8”举措,打出一套*策组合拳,着力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这个“1”就是在中小微企业中、在科创型企业中探索主办银行制度(大企业、大集团推行联合授信制度)。引导鼓励银企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成银企命运共同体。银企双方通过签署主办银行协议规范各自行为,履行各自义务。这种银企协议不是意向协议、框架协议,对银企双方均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双方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对企业来说,协议约定企业确定主办银行需形成股东会决议,企业基本结算帐户须开立在主办银行,企业日常结算和所有现金流均需通过主办银行办理,并接受银行监管,企业除主办银行外的新增金融机构负债和超过净资产一定比例的对外投资需事先征求主办银行意见,占比10%以上原始股东需提供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企业股东会和董事会纪要需抄送主办银行等等,对企业来讲可以说是“硬约束”。

对银行来说,协议约定主办银行对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需全面满足,优先保证企业信贷规模,优先将企业纳入无还本续贷制度白名单,签约银行需为市级以上分行,实行一次授信分次发放,给予企业一定的信用授信额度,随借随还,利率优惠等等,可以说对主办银行要求也不少。探索试点主办银行制度,目的就是促进企业讲信用,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促进银企之间实现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高度共享、全面对称。同时为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监督银企双方切实履行协议,*银企相关人员建立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阳重磅撕去旧标签,迎接新机遇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