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1月12日数据显示,美国年12月CPI同比上涨6.5%,符合市场预期,涨幅创年10月以来最小;环比下降0.1%,为两年半来首次环比下降。1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5.7%,创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年第四季度的一些经济数据,综合反映了美国经济活动在去年底开始明显降温。美国进出口数据的下滑、房地产数据的全面下降、零售数据的回落、就业与工资增长的放缓,以及PMI数据大跌等,都说明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在产生作用,美国经济的衰退预期正在增强。
再加上国际海运价格的大跌以及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数据,都在佐证美国经济有加速下行趋势,而美国通胀的明显回落不仅是美联储的加息效应,同时也是经济快速下滑的表现之一。
鉴于美国CPI加快回落以及美国经济衰退趋势加强,市场预期美联储2月大概率加息25个基点,虽然美联储的鹰派声音给市场制造了一些干扰,但市场笃定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将要结束,因此美元指数昨夜虽在盘中几度挣扎,但终遭市场集中抛售,导致美元对非美货币普遍大跌。
从美欧去年12月的CPI数据来看,美欧通胀都有加快下滑趋势,但这一趋势伴随着经济快速回落,因此市场预计美欧央行后期有可能要平衡经济增速与利率之间的矛盾,加息预期在下降,因美欧金融市场主要博弈的是货币*策,所以美欧股债上行,市场的风险偏好升温。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环比则由上月的下降0.2%转为持平。当月PPI同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我国的通胀水平不高,主要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内需不畅,同时外需也在下降,再加上产能过剩等原因,令国内供需失调。但通胀偏低也给今年一季度国内的货币*策再宽松提供了前提条件。
正常而言,我国走在货币再宽松的路上,美国的加息周期尚未结束,美元相对人民币不应快速贬值,但这只是表象。由于中国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增强,且美国经济衰退趋势也在增强,所以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随之升温。
美元去年的极限升值是一个货币攻略过程,是金融战略行为,与其经济本质有差距,这反而招致国际市场对美元的集中抛售,而美元抛售潮导致其多头损失惨重,在汇率衍生品市场中美元多头被迫平仓,多杀多导致美元汇率失衡,形成了直线杀跌局面。
从中期趋势上看,美元虽有反弹要求,但整体的下行趋势已难以扭转,预计这一轮美元的大跌会严重打击国际间对美元的信心,预计全球去美元化行为会再成历史潮流,因此美元的未来需要与历史大潮博弈,美元的*事化倾向预计也会更为严重,而美元的*事化倾向越严重其风险也越高,因为美元给世界带来的不再是全球化的动力,而是债务危机的转嫁风险与长臂管辖的恐惧,因此强势美元回归中性美元乃至于弱势美元将是一个中长期大趋势。(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百家号馨月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