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以及经济部长哈贝克起草的两份“中国战略”,开始在柏林流传。有消息称,该战略要求限制德企对华投资,同时在亚太、拉美以及非洲,开拓可供替代且富有前景的市场,并阻止中资投资德国关键领域。不过此事受到德国工商界的一致抵制,只能暂时搁置,中德关系也暂时未受影响。
然而,德国*界最近的一系列动向,却为中德关系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不久前,德国国会国防委员会主席史琪曼、自民*副主席佛格,共同率领一个代表团窜访台湾地区。会见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时,佛格声称,俄乌冲突的发生,使德国意识到应该逐渐减少,对于中国的经济依赖。
同时,佛格还当着蔡英文的面,强调德国国会、*府,乃至整个欧洲以及西方盟友,都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但他们也深信,任何试图以“武力胁迫”的方式,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行为,都是无法接受的,要想改变台海现状,必须基于双方的共识。这是国际社会的立场,也是德国深刻的信念。
佛格这番话有些两头讨好的意思,既要对台当局许下安全承诺,使其依靠西方的“民主伙伴”,同时又要婉转地告知隔海相望的大陆,德国不会触犯核心利益。这种首鼠两端的言论,正是德国对华方针摇摆不定的集中表现。有分析人士认为,德方此番访台,也是为了调整、考量联邦*府正在努力制定中的新“中国战略”。
由于德国是三*执*,德国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在对华关系上显得较为务实。早些时候,朔尔茨力排众议,率领巨型商务代表团访华,奠定了中德友好交往的基础。随后,德国社民*曾打算购买一批大疆无人机,用于灾后搜救,但遭到国内极端“反华”人士的反对。彼时,社民*曾力排众议,直接表明没有任何问题。据此,也有人认为短期内鼓噪对华脱钩的言论,不会占据主流。
不过,佛格窜台没多久,德国执**社会民主*领袖克林拜尔,又发表了类似的言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克林拜尔表示,德国方面必须意识到,中国大陆“非法占有”台湾地区的事情,随时可能发生。届时,德国将像对待俄罗斯一样,被迫断绝与中国的联系。因而,德国应从与俄罗斯的关系中吸取教训,开拓其他市场,并寻找其他原材料贸易伙伴,更加独立于中国。克林拜尔还表示,德国正在制定新的对华战略,以减少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德国对华战略的制定,主要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台海局势,二是经济依赖。前者是西方老生常谈的叫嚣,更是对中国内*的粗暴干涉,后者则是德国*界毫无根据的“迫害妄想”。这恰巧说明中德之间根本没有核心矛盾,两国之间的争执与摩擦,纯粹是某些*客在意识形态作祟下,无端制造的陷阱。
眼下,德国三个**均有减少对华依赖的意向,不排除未来德国会对华翻脸,开始大肆鼓噪对华脱钩。然而,据最新民调显示,德国联邦*府的支持率已降至34%,下降了22个百分点,朔尔茨的民意支持率也下降了24个百分点。德方应认识到,在后疫情时代,深陷能源危机、*治困局当中的德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中国,两国应该以务实、理性的视角看待双边关系,推动全球格局稳定,共创欧亚大陆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