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说《穿布鞋的马云》这本书,这本书选择了从年马云创办海博翻译社,到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这段期间,决定阿里巴巴生死的27个节点。通过对这些关键节点前后的决策背景和决策过程的描述,勾勒出一幅阿里巴巴从小到大,从单一业务到多元业务,从创业点子到企业生态的发展历程图。本书按篇章结构可以分解成阿里巴巴的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型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展现了阿里巴巴的用户、组织、业务和市场环境等战略要素的协调发展。
现在市面上写阿里巴巴和马云的书有很多,其中有不乏叫做《马云传》的个人传记,叫做《阿里传》的企业传记,以及收集了马云内部讲话稿的各类书籍等等。但这本书的名字却叫作《穿布鞋的马云》,听起来有点儿怪怪的。实际上,作者用这个书名,是想描述一个真实的马云。本书是阿里巴巴官方首次以出版的方式,面对公众开放评述马云创业过程中的细节和重大决策,甚至包括一些大胆的和错误的决策,真实程度非常高。
据作者说,马云平时是穿布鞋的,只有去一些正式场合,才在下车前换成皮鞋,活动结束,上车再换回布鞋。所以马云穿皮鞋的话,那是他的非常态,穿布鞋可能才是他的常态。换句话说,在我们心目中,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企业总是形象高大,像穿着皮鞋的马云一样。但实际上,这些成绩是无数穿着布鞋的“马云们”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这本书正是要通过对阿里巴巴发展历史中一些重要节点的梳理,折射出“穿布鞋的马云”是如何带领阿里巴巴跨越这些节点的。
本次我们先来看看书中谈到的第一个重点内容:阿里巴巴创业阶段的战略决策
作者认为,可以把年到年这段时间看作阿里巴巴的创业阶段,这段时间,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是B2B跨境电商业务——所谓的B2B,实际上是英文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说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不过,和现在的海外购不同,当时的阿里巴巴,主要是帮助中国的中小国际贸易企业把商品卖到海外去。
作者认为,当时阿里巴巴之所以选择B2B跨境电商业务,和马云在年前的创业经历有关。年毕业后,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了一名英语老师。他发现身边很多老师都有翻译英文资料的需求,于是在年创办了海博翻译社。年,马云从学校辞职,全职创业,创办了“中国*页”,为中小贸易企业提供海外需求信息。年,马云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任信息部总经理。年年底,他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离职,带着之前的一帮小伙伴回到杭州创业。
马云从到年的三次创业经历,从某种程度上看,可能都是失败的——海博翻译社一直找不到盈利模式,“中国*页”和杭州电信合资后马云丢掉了控制权,后来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工作,也没有让他感到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但是,这几次创业失败,也让马云悟到了几点经验:第一就是,企业再小也必须要有制度,没有制度你都不知有没有拿了货款;第二是,像翻译社这种生意模式是无法做大的;第三是,要想干成大事,人一定要找对。
于是,当马云带着小伙伴回杭州创业的时候,他把选对人和做对事儿看得特别重要。从选对人角度说,当时一共有18个小伙伴在马云湖畔花园的家里开会,这18个小伙伴中的绝大多数现在还在阿里巴巴,有些还担任着重要职务。这18个小伙伴后来被称作“阿里巴巴18罗汉”。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加入阿里巴巴,绝对不是因为收入高,而是有着一样的理想。举个例子说,现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的蔡崇信,就是放弃了百万美元年薪加入的“18罗汉”之一,他加入阿里巴巴后每月工资才元人民币。
除了选对人,还得做对事儿。通过之前的创业经历,马云意识到,“中国*页”那件事儿的大致方向是对的,只是当时合资后失去了控制权。于是,阿里巴巴在年创业初期,就针对中小贸易企业获得信息难的痛点,打造一个线上交易平台。和当时如日中天的“广交会”等线下交易平台相比,阿里巴巴的服务有好几个优点:例如,宣传费用低,卖方能持续宣传,交易双方能在平台上保持互动,等等。年,阿里巴巴又推出了“诚信通”,帮助交易双方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
除了做对事儿,还得把事儿做好、做出知名度。年,马云发现公司的知名度实在太低,这是个很大的痛点——比如说,年,他跑到德国演讲,能容下1人的会场,结果只来了3个听众。回国后,马云就召集了第一次“西湖论剑”,邀请当时还都在创业初期的互联网创业者,共同讨论互联网在中国的未来方向。这些参与者包括新浪的王志东、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等现在响当当的企业家,他们的参与给阿里巴巴带来了很好的口碑营销效果。
除了在上面说的,对用户需求、组织文化、产品定位等要素外,阿里巴巴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拿到的大笔投资,除了运气外,也和马云对市场环境和时机的把握很有关系。年10月,刚刚创业1年的阿里巴巴就拿到了高盛万美元的投资,几个月后,又拿到了软银的万美元投资。拿到这两笔投资后不久,美国的互联网泡沫就破裂了。如果没有这两笔钱,很难想象阿里巴巴能顺利地度过了那个互联网寒冬。
综上所述,阿里巴巴在到年这个创业阶段的战略特点可以总结成:召集有共同理想的合伙人,针对天使用户的痛点需求开发产品,并通过口碑营销实现单点突破,借助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大机遇,开创B2B电商的混沌市场。也可以理解成,找对人和做对事儿。找对人说的是找对用户需求和创业伙伴,做对事儿说的是做对产品和选好市场机遇。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